首頁 » 婚姻真心話 » 婆媳學問大 » 初二婆婆不給回娘家:「偷跑下場就是離婚!」

初二婆婆不給回娘家:「偷跑下場就是離婚!」

初二回娘家,初二,婆媳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過年是全家團聚的時候,不過對於有些已婚婦女來說,想要回家團圓卻不那麼容易。有女網友在「爆怨公社」中表示,明明初二是可以回娘家的日子,她卻只能待在婆家遙望著娘家,直嘆「嫁人等於是入佛門了有家歸不得…

該網友PO文:「可惜的是我的男人他不夠強,所以我又只能初二待在婆家遙望著娘家了。家和萬事興(我犧牲初二不能回娘家有甚麼好興不興的啊…)我娘初二在桃園區我姐的家,年初二本來就是可以回娘家的日子啊!」

圖片翻攝自\爆怨公社

文末還表示「留下我的人可惜留不住我的心」、「嫁人等於是入佛門了有家歸不得」、「據理力爭婆家又說我怎樣怎樣的」、「我自己落跑也可以但下場就是離婚了」,引來廣大網友共鳴。

該女網友更在留言中提到,婆婆認為嫁給她兒子,就等於要跟娘家斷絕關係,而且每次要回個娘家都偷偷摸摸的,老公還會要她「低調點」,讓她忍不住抱怨:「我自己的家還不能光明正大回去嗎…

而且在婆婆的認知中,四個媳婦都是她兒子的附屬品,自己更是結婚12年來,每年的初二都只能待在婆家。

網友看完也替原PO抱不平,「真自私的婆家」、「婆婆的女兒是女兒,媳婦是傭人」、「那就初三回娘家住到初五」、「媽寶老公不要也罷」、「都什麼年代了?」

初二婆婆不給回娘家!「偷跑下場就是離婚」

圖片翻攝自\爆怨公社

除夕年夜飯的意義

除夕夜圍爐的團圓飯,背後代表著倫理親情,在傳統農業社會,出門在外打拼或唸書的子孫,在農曆年回來圍爐吃飯,象徵圓滿、闔家團圓!

一家和樂比傳統習俗更重要時至今日,時代在進步、想法在改變,許多傳統習俗已非絕對,很多時候更需要的是一點人情味和彈性!兄弟姊妹、姑嫂叔姪彼此若想和睦相處,可在平日繁忙可透過通訊軟體噓寒問暖,假日時也能彼此相約出遊吃飯活絡感情,不一定要在年節時才強迫聚在一起,這樣累積的好感情才能長久也才會是真感情!

婆婆的女兒才是人?初二回娘家有秘辛

回娘家不是罪

結婚的女兒若常回娘家就會被念,男人婚後老是帶著老婆回婆家,卻變成理所當然,女人回娘家不該有罪惡感,不需要受困於賢妻、好媳婦的枷鎖,只孝順婆家長輩,娘家父母照顧你1/4的人生,在你最需要的時候陪伴、養育妳,要是婚後就因為怕閒言閒語,不敢回家,實在有違為人子女的義務。

夫妻之間可以事前溝通,彼此互相體諒,把兩人的原生家庭都顧好,婚姻本來就該互相扶持、一起成長,不能光是一方的委曲求全。

回娘家不需要任何人的允許,也不用有罪惡感,如果是父母介意女兒回家不好看,更應該跟他們好好宣導,「別人的眼光重要還是自己的女兒重要」,別讓娘家變成回不去的家。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1 2 3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