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別讓孩子當「白目」?小遊戲引導孩子同理心!

別讓孩子當「白目」?小遊戲引導孩子同理心!

別讓孩子當「白目」?小遊戲引導孩子同理心!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有一次同大爺回家後和我說玩具日時,同學都不和他分享戰鬥陀螺,小臉看起來很受傷,我看了有點難過,「那是同學的戰鬥陀螺,他有權利決定要不要借你,相反的,如果是你的玩具 ,你也有權利決定要不要借」當下我也不太清楚來龍去脈,只好選擇一個最安全的回答,「那我們也去買戰鬥陀螺,那下次你就可以帶去和同學一起玩」,因為他喊戰鬥陀螺也一段時間,雖然我實在不明白那個轉來轉去好玩的點在那裡,但總是就是小男孩的世界吧!

後來和學校老師聊才知道並不是同學不借他,而是他看到某N同學手上有好多個戰鬥陀螺,他便直接說他想要一個一起玩,但其實當時還有幾個男同學在等待,換言之也就是這群男同學早已喬好誰先誰後,後到的同大爺沒有理解到「同學間說好的次序」的情境,而只覺得「你有好多個,都只借誰誰誰,而不借我」,後來才知道這是因為孩子對於情境判斷較弱的原因,而其中有一部份也和同理心的發展有關
(推薦閱讀:孩子人生中絕不能缺少尊重的同理心)

因為小傢伙沒有理解到同學們之間已經說好誰先玩誰後玩,他只單純看到有很多戰鬥陀螺,所以他便覺得同學都不和他分享,簡單說就是同大爺是個較不會做情境辨識的孩子,白話文就是⋯⋯比較白目的孩子,可能別人在生氣了,他還渾然無所覺,若是沒有引導,很容易變成自我為中心,那我們可以怎麼引導孩子呢?

和孩子玩「猜猜我們心裡想什麼的遊戲」

同理心的建立可以透過角色扮演或繪本故事來引導孩子,但除此之外,也可以和孩子「猜猜我們心裡想什麼」的遊戲,猜媽媽心裡在想什麼,基本上就是建立孩子察言觀色與猜別人情緒的習慣。

但當然與孩子共玩會用另一個玩法,例如請孩子猜猜看今天晚上媽媽要煮什麼晚餐,但建議可以給一些較明顯的提示,「今天晚上要吃的是⋯⋯一粒一粒的,軟軟的,要炒一炒才能吃的」,小傢伙會東猜西猜,最後才會猜到是炒飯,或者也可以讓孩子猜媽媽心裡想的動物,例如:「有很多毛,黃色的,是森林的國王」,「是獅子」同大爺很快就猜到答案。主要是希望透過「猜猜心裡想什麼」的遊戲,建立孩子「猜別人心裡想什麼」的習慣,也能進而去建立孩子的同理心。
(推薦閱讀:美國同理心體驗:小小孩親臨貧困現場的震撼教育)

猜今天吃什麼?猜是什麼動物?和同理心有什麼關係?

談到同理心,不外乎是希望孩子同理別人的情緒,但情緒和感覺偏偏對小小孩來說又是很抽象的部份,因此和小小孩討論感覺,不如建立孩子察言觀色的習慣,而察言觀色就是從「猜別人心裡想什麼」開始,透過遊戲,讓孩子有意願並且習慣去猜,是建立同理心很重要的一部份,那如果孩子沒有意願也沒有習慣猜呢?

那就會變成用自己的感覺去想別人的感覺,例如我覺得好開心,你應該也會覺得很開心(但明明別人不開心),所以有事沒事就和孩子玩猜猜媽媽心裡想什麼的遊戲吧。
(推薦閱讀:小孩頑皮白目是正常的?其實是破壞性情緒失調)
愛小宜的甜蜜小窩】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建立同理心小方法:讓孩子猜猜我們心裡想什麼?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愛小宜

一半天蠍, 一半射手的O型女, 做了十年的硬漢手錶行銷學, 現任同大爺的全職阿娘, 母子一個愛看書, 一個愛翻書, 還有個快炸掉的書櫃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