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有,我不能沒有!父母該如何陪伴孩子面對「比較、羨慕心理」?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小孩在上學後的心智逐漸發展,可能會慢慢會產生與同學之間的比較心理,例如:「隔壁的同學都帶手機上學,我也想要」、「別人生日都有辦慶祝會,而且爸爸媽媽還送手錶給他,我也要」等。其實有比較心理是人之常情,連大人都很難避免會羨慕他人,更何況是小孩子?
其實有關小孩帶手機、兒童手錶上學,也一直都是在小孩上學後,師長和家長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有些家長擔心小孩安全,或是家裡接送時間關係有聯繫需求,才讓提供小孩手機或可聯繫、可計時的兒童手錶。而孩子的比較、羨慕心理,也經常帶來情緒衝突,或是自我感覺低落等等,父母該如何正確陪伴孩子面對「比較」、「羨慕」心理?
當孩子出現比較的狀況時,大人應當給予適度的引導,讓孩子知道有這樣的情緒很正常,有羨慕,有比較,有不甘心的心理,有時候可以成為一種敦促自己向前,而可以變得更強、獲得獎賞的動力,但無止盡的比較,容易讓自己不快樂,而且並不是事事都要比較,我們要看得見自己的優勢、珍惜此刻所擁有的。
以下三大原則,幫助我們陪伴孩子處理比較與羨慕心理,讓孩子有良好的引導與情緒寄託,才能在成長路上穩健前進,更加接納與愛自己,活得舒心自在!
3原則陪伴孩子處理比較與羨慕心理
1. 和別人不一樣是正常,不用為此沮喪
當孩子開始羨慕、比較,甚至進一步開始嫉妒他人,又或是對自己的價值產生否定,都可能是因為對眼前見到的「好的」狀態感到憧憬。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看見別人的好,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要知道,每個人都不相同,不需要有太多的比較,不用為此不開心或沮喪。
2. 看見自己的好,肯定自己
每個人都不一樣,各自都有擅長以及擁有的美好,想想自己身上有的優點、已經擁有的東西:別人跑得比我快,但我可能做勞作做得精緻;別人有電動玩具,但我有很多樂高,或許我們可以一起交換玩……不用事事都做比較,每個人的優勢都不盡相同,肯定自己,可以和他人一起共好。
3. 有憧憬的目標,努力前進也很好
若看見別人的好,真的覺得很羨慕,也想擁有那樣的優點,那麼可以努力朝那個方向前進,做出更多學習、練習,在努力的過程中也能有很多收穫,比較與羨慕不完全是不好的事情,只要我們以此為激勵的動力,就可以積極地變成更豐富、更美好的人。
鼓勵孩子做獨一無二的自己,認識如何和羨慕、比較情緒共處,可以幫助孩子逐漸成長為積極而圓融的人,而身為家長的我們,也要學著避免對孩子兄弟姐妹,抑或是其他同儕間說出、做出有比較競爭意味的內容,減少不平衡產生的衝突。
推薦閱讀:
超正向育兒觀!綜藝大哥曾國城4大育兒重點分享:不要急著否定孩子的行為
只有成績好才值得被誇獎嗎?其實每一種特質,都能成為孩子人生的亮點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免費領取 米奇美語幼兒體驗組
迪士尼美語世界在家就能打造沉浸式美語學習環境,孩子體驗學習也能如此快樂!掌握0-3歲語言學習黃金...
養兒子,就該這樣養!爸媽必學五大男孩管教法,媽媽不再操勞過度!
作者\ 媽媽經編輯部 生兒子的媽媽都知道,管教兒子真的很累,每天追著跑、尖叫、大吼,家裡稱...
地板像大爆炸一樣?這樣陪玩與收拾,讓孩子邊玩邊成長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有孩子的家裡最常出現「玩具狂炸地板」的景象,甚至散落到桌子、沙發、電視...
你會和孩子道謝嗎?這3句話能讓孩子「深刻感覺自己是重要的」
作者\石田勝紀 ④謝謝 ⑤我很開心 ⑥你幫了我大忙 這三句話是用來表達「情感」的...
父母怎麼待他們,手足就怎麼待彼此,心理師:別因「你比較大」逼老大就範!
作者/黃之盈 手足,先後來到的 「同班同學」 手足之間的競爭,是兄弟姊妹一輩子的功課...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