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哈佛大學研究:有「愛商」的人,比有錢人更健康快樂

哈佛大學研究:有「愛商」的人,比有錢人更健康快樂

馬雲,愛商,情緒管理,哈佛大學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12月3日,「世界教育論壇」在巴黎召開,馬雲分享了他對未來教育的看法。不得不說,作為引領互聯網浪潮的大佬、人生導師,加上之前有過當過老師的經歷,馬大大對教育的看法非常「奇葩」,且具有前瞻性。

他說,20年後,現在50%的工作可能會消失,被機器替代。前幾天他又大膽預測,在20~30年後,人們一天只需工作2~3小時,每週工作三天。

馬雲,愛商,情緒管理

世界正在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這些出現在科幻片中的高科技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未來新出現的工作我們可能聽不聽不懂。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才能讓他不致於找不到工作,甚至被社會淘汰呢?

馬雲提出,未來的孩子要有3個Q:IQ(智商)、EQ(情商)和LQ(愛商)。

你要成功,要有EQ;你不想很快失敗,就要有IQ。但是如果你要得到尊重,你要有LQ愛商。

LQ是從心靈來的,不是大腦。大腦可以被機器取代,但心靈永遠不會,因為機器有晶片,而人類有心靈,這是智慧和愛的來源。

如果說智商決定才華,情商決定地位,那愛商決定了你對自己的認可,有多少人真正喜歡你和愛你。

以前我們過分注重智商,認為聰明、學習好的孩子就是優秀的孩子。還記得今年的震驚全國的“北大弒母案”嗎,吳謝宇從小是學霸,北大才子,然而他居然殘忍地將自己的母親殺死分屍,將屍體藏在家中8個多月。

近幾年,優秀學生的犯罪率不斷上升,讓人不禁反思,我們的教育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很多行業頂尖的天才,事業很成功,卻拙於人際關係,沒有朋友,與親人疏離,孤獨終老。

推薦閱讀:馬斯克、馬雲:在人工智能時代,孩子的創意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很重要

賈伯斯締造了蘋果神話,但是這位驕傲的天才不是一個好相處的人,同事們稱他為「狂妄的魔鬼」、「偏執狂」,後來賈伯斯甚至被趕出蘋果公司。

生活中的賈伯斯冷漠無情,沒有愛的能力,渣男一枚,也不是一個好父親,他於大女兒Lisa的隔閡一直到死都沒有化解。Lisa曾這樣評價她的父親:他是一個爛人。

馬雲,愛商,情緒管理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說:「一個人如果不具備情感能力,缺乏自我意識,不能處理悲傷情緒,沒有同理心,不知道怎樣跟人和諧相處,即使再聰明,也不會有大的發展。」

愛商太低,就算功成名就,也活得不快樂。成功無人分享,心事無人分擔,沒有人關心你冷不冷,半夜一個人去看醫生。更別說,有些人為了名和利,最終走向犯罪的道路,自毀一生。

相信這不是我們當家長的希望看到的。我們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能適應社會,幸福快樂的人。

那什麼樣的人活的最幸福?哈佛大學1項持續75年的研究告訴你答案:不是最有錢的,也不是最有名的,而是擁有良好親密關係的人最幸福。

1938年,哈佛大學選取了724名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的美國青少年,對他們的家庭、生活、工作進行追踪研究。定期對他們的父母、朋友、同事進行訪談,到今天這項研究還在繼續。724名研究對像中,大部分已經去世,還有60多位已經90多歲了,並繼續參與研究。

馬雲,愛商,情緒管理

研究發現,那些擁有穩定親密關係的人更健康,更長壽,活得最幸福。有名氣,有錢,不如每天醒來有愛人的吻,想擼串時有幾個隨時能叫出來的朋友,生病了有兒女服侍左右。

想要建立高質量的親密關係,愛商非常重要。很多人可能會疑惑,聽越來愛商和情商感覺差不多啊。

愛商和情商的區別?

二者確實有很多相似和重合之處,不過它們確實是不同的概念。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緒商數,又稱為「情緒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增強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情緒智力擴展為5個主要領域:了解自身情緒、管理情緒、自我激勵、識別他人情緒、處理人際關係。——百度百科

愛商LQ,Love Quotient的縮寫。愛商範圍很廣,指愛和被愛的能力。愛商但不限於愛心商數、戀愛商數、同情心商數、情感商數(愛情、親情、友情)後被衍生為人在愛情,親情,友情等情感中的處理能力,指一個人了解愛本質的程度和正確地接受和表達愛的能力。

有些人很懂人情世故,人緣很好。懂得照顧他人的情緒,說話做事令人很舒服,恰到好處,就算批評人也很有技巧,不招人恨。這樣的人一般認為他情商高。

而愛商高的人,他是發自真心的愛他人和愛自己。用仁愛之心去處理自己與他人、與自己,與社會的關係。他的愛不圖什麼回報,也沒有什麼條件。生活中,那些自我價值感高,很暖的人往往就是愛商比較高的人。

智商、情商高的人是成功的,而愛商高的人,是幸福的。

愛商高的孩子是人間的天使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書中,看到過這樣一個例子。

4歲的小男孩克爾頓和幾個小伙伴在玩具繞圈遊戲,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女孩闖入了他們的遊戲軌道。幾個男孩沒有躲避,直接從讓玩具女孩的腿上碾過去,女孩大哭,幾個男孩若無其事地走開了。

女孩的媽媽聞身走了過去,扶起了女兒。她走過來對克爾頓的媽媽說:「那是你的兒子嗎?」克爾頓的媽媽有點擔心,她應該是來投訴媽媽的。

沒想到小女孩的媽媽說:「你兒子剛剛替他的朋友的行為向我道歉。我從來沒見過一樣孩子,像他一樣為他人著想,所以我要感謝你教出來這樣一個好孩子,他真讓我刮目相看。」

孫儷和鄧超的兒子等等愛商也超高。5、6歲就懂得照顧妹妹,疼惜媽媽。

馬雲,愛商,情緒管理

馬雲,愛商,情緒管理

有愛商的孩子,純真善良,心中充滿愛的光輝。努力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同時用愛溫暖他人,讓世界更美好。

馬雲,愛商,情緒管理

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商?

愛的能力是孩子在日常中耳濡目染的,無法像英語一樣報個衝刺補習班,就能拿高分。父母會愛,孩子才會愛。所以培養愛商高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經營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一起發展愛的能力。

1.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正面管教》這本書中舉過這樣一個例子。媽媽問三歲的孩子:你知道媽媽真的愛你嗎?孩子回答:是的,如果我乖乖的,你就愛我。

而另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的回答是:「我知道你愛我,如果我考試得了高分。」

我們確定是自己是愛孩子的,但是可能連自己都察覺不到,這份愛經常被各種條件、各種期待綁架。

最高級的愛是沒有期待,不求回報,就只是愛。就像我們可以隨時享受陽光,而不用給回報給太陽些什麼。

2.夫妻相愛,讓孩子從小看見愛的模樣

夫妻間的感情是一個家庭的基石,父母相愛才能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擁有和諧的親子關係。在日常的生活中,夫妻之間表達愛意就是孩子的愛商課堂。孩子看到父母精心為對方准備生日,傷心了安慰對方,上班前一個吻。孩子也會慢慢習得愛的能力。

孫儷和鄧超結婚多年,是娛樂圈的模範夫妻,等等從小在愛的滋養中長大,愛商爆表;暖寶寶恩哼也是吃著霍思燕和杜江的狗糧長大。

馬雲,愛商,情緒管理

3.父母也要學會接受愛

每次到了母親節、媽媽的生日,我都很發愁,要給媽媽買什麼。因為不管買什麼東西她都不滿意,嫌貴。小時候家裡窮,我高中的學費是媽媽把結婚的耳環賣了湊的。大學第一年,我做兼職,給媽媽買了一對耳環。沒想到媽媽非常生氣,埋怨我把讀書的時間用來打工,買這麼貴重的東西。

父母總是愛的給予者,其實父母也要學習接受,給孩子表達愛機會。有一段時間我在減肥,從學校帶回來向顆糖塞給我。雖然我不愛吃,儘管我在控制飲食,但是我還是當著面開開心心地吃了,並誇他是暖男。

4.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簡單來說就是「感同身受」、理解他人的能力。做一件事情,會考慮給別人帶來的後果,從而避免做傷害他人的事,採取關懷性的行動。心理學家發現,犯罪份子往往缺乏同理心,他無法感知他人的痛苦,犯罪時冷漠殘忍。

推薦閱讀:教育家盧梭:最沒用的教育方法「講道理」、「發脾氣」入列

那同理心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父母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首先,身教方面。家長不要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用理解同情的心態和孩子相處。比如接納孩子的任何情緒,並幫他疏導。很多家長習慣性的忽視、否定孩子的情緒。孩子摔倒哭了,不要說”男孩子堅強一下,別像個女孩子一樣”這類的話。他哭,他難過都是真實的情緒,先學會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然後再一起想辦法化解情緒。

曾經看到過一位非常有同理心的故事

有一位叫Nils Pickert的德國爸爸,他5歲的兒子特別喜歡穿裙子,引起全鎮的人議論。為了支持兒子,他和兒子穿著同款紅裙子走在街上,面對大眾。

馬雲,愛商,情緒管理

馬雲多次提到的「愛商」指的是什麼? 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商?

言傳方面,父母要教孩子善待他人。自己不喜歡被打,那就不要打別人。當孩子出現錯誤的行為時,不只是簡單的製止,提醒孩子「換位思考」。比如哥哥總是搶妹妹玩具,你不妨讓孩子想像一下,自己的玩具被搶了,是不是很傷心呢。

有愛商的孩子不是很成功也會是一個有溫度的人,當一個快樂的普通人也很好不是嗎?

村上春樹曾經說過:「你要記得那些黑暗中默默抱緊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徹夜聊天的人,坐車來看望你的人,陪你哭過的人,在醫院陪你的人,總是以你為重的人,帶著你四處遊蕩的人,說想念你的人。」

原文出處【馬雲多次提到的「愛商」指的是什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商?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