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發於3到7歲的「夜驚」父母該如何陪孩子度過?
作者\in媽咪育兒新知Jiabin
你家小朋友有沒有在睡覺的時候,突然大哭起來,哭得很凶,有時還尖叫踢打,看起來好像很害怕的樣子,你衝過去撫慰他,他嘴裡也許哭喊著爸爸媽媽,可是一點都不理你,你越想抱他,他掙扎的越厲害。有的孩子甚至會跑下床,像夢遊一樣。這樣的情況,被稱作night terror(中文暫譯爲「夜驚」),這可不是我們以為的做噩夢(nightmare)哦!
「夜驚」和「噩夢」的區別
時間
我們知道一整晚的睡眠會經歷幾個周期,而每個周期都可以大致分成非快速眼動期和快速眼動期。通常我們都是在快速眼動期裡做夢,有美夢有噩夢,這個時期是比較淺的睡眠,而且大多在後半夜。而夜驚則發生在非快速眼動期的深度睡眠中,通常是前半夜。
行爲
人如果從噩夢中驚醒,會感到害怕,小孩也可能會驚恐而哭,但通常比較容易安撫,父母抱抱拍拍就可以了。但夜驚的小朋友,很難安撫下來,又哭又鬧甚是嚇人,還會抗拒父母的肢體接觸,有時候小朋友嘴裡喊著媽媽,卻會對試圖安慰自己的媽媽推推打打,仿佛身邊這個是陌生人。
記憶
從夢中驚醒的人,第二天早晨一般還會記得夢裡的一些片段,至少知道自己做過夢。而夜驚的孩子,第二天早晨則完全沒有印象。
夜驚的原因
夜驚通常發生於三歲到七歲的孩子身上,尤以男孩子爲多。夜驚常發作於整個睡眠的前三分之一的時間段內,過程中小朋友往往表現得非常恐懼、困惑,會大哭大鬧,也可能會流汗、急促呼吸、心跳加快、瞳孔放大,有些人還會下床活動,仿佛夢遊,但這一切又都是無意識的,孩子一般認不出周圍環境或是趕過來安撫的爸媽。
目前醫學上對夜驚的成因還沒有良好的解釋,不過一般估計,大部分孩子三歲以後會慢慢改變睡眠習慣,最顯著的一點就是白天的午睡時間減少、甚至完全不睡。但與此同時,小朋友的神經系統未必能馬上適應這個改變,到晚上睡覺的時候,當睡眠周期從深度睡眠要轉入下一個階段的時候,大腦不適應,於是發生夜驚。所以,夜驚一般發生在孩子睡著以後的兩三個小時內。
小朋友發生夜驚的時候,還處於深度睡眠,所以別看他大喊大叫,可能眼睛也是睜開的,但是他的大腦卻是睡著的,所以他會抗拒身邊試圖安撫他的爸爸媽媽,因爲他看不到。也正因爲他這時候仍在睡覺,第二天早晨他不會對這段插曲有任何印象。
爸媽可以這麼做
大部分有夜驚行爲的小朋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克服這種睡眠異常的煩惱,爸媽不需要特別做些什麽。夜驚一般持續10到20分鍾,小朋友就會再睡回去。而且第二天早晨,他完全不知道發生過什麽事情,爸媽也不必專門和孩子或他的兄弟姐妹討論這件事,免得加重他的心理負擔。
普通情況下,夜驚發生時,小朋友會有一種被束縛被捆綁的感覺,如果這個時候爸媽想通過擁抱孩子來安撫他,往往適得其反,因爲爸媽的擁抱只會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束縛。這也是爲什麽夜驚的孩子非常抗拒爸媽的肢體接觸。
這種時候,聲音比接觸來得有幫助,爸媽可以跟孩子溫柔的講話,或者唱幾首小朋友喜歡的兒歌,幫助他安靜下來。當然最重要的是,爸媽要注意床附近的環境是否安全,避免孩子在掙紮尖叫的時候弄傷自己。
夜驚有可能是生病或壓力誘發的,但如果沒有這類外部原因,那麽最有可能的誘因就是孩子睡前過度疲勞。若是後者,爸媽想要幫助孩子減少夜驚發作,就要從調整他白天的作息來著手,仔細評估一下是否孩子白天的活動太多了,是否夜晚上床的時間太晚了,等等。給孩子安排適量的活動,並且維持一個穩定且足夠的睡眠作息表,是最好的防止夜驚的方法。
如果爸媽發現小朋友夜驚都大致發生在每晚的同一時間,不妨考慮在這個時間到來的30分鍾前先叫醒小朋友,讓他去上廁所,或者爸媽陪著安靜的讀一本書,再睡回去,這樣也許能避免夜驚。
最後,爸媽要警惕是否有極端行爲發生。比如,當夜驚發生得非常頻繁,嚴重影響了孩子睡眠時,或者夜驚時小朋友會做出傷害自己或別人的行爲時,父母就需要帶孩子就醫,以免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育兒新知 Babynews】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夜驚不是作噩夢,好發於 3~7 歲階段】
推薦閱讀:
滿月嬰兒在家人監護下戴游泳脖圈窒息身亡,暴露出哪些隱藏危機?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曾把大哭的7歲女兒趕下車…失控的責罵,是每位母親遺忘不了的悔恨
作者\崔芝淑, 金瑞玄 二十四歲的瑞玄幸福與否不是他人可以定義的,不!就算是問她本人「瑞玄...
拒當直升機家長!5個你可能過度保護子女的警訊
作者\麗莎.霍夫曼, 瑪莉.戴爾.哈靈頓 關於育兒方面一些最透徹的觀念,來自於那些能從個人...
人生的路跑得慢又如何?孩子的才能與天分就隱藏在「想嘗試看看」
作者\岡崎大輔 「究竟是要拖到何時啊!還不快點做完!」、「不是往那裡!是這裡!」。讀者們是...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腦科學專家:設立這條家規,根治健忘症!
作者\黑川伊保子 我和兒子丟三落四、糊裡糊塗的等級,可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你有看到我的眼...
校長媽媽50年的教養智慧!協助孩子「學會做決定」才能更獨立
作者\黃美鴻 協助孩子學會做決定 放假日,兒子對著孫子說:「我們一起來打掃家裡吧! 你要掃庭...
我要回應
2021-01-12 15:43:32
2021-01-06 14:24:27
2021-01-05 21:40:51
2021-01-05 11:04:59
2021-01-05 06:50:15
2021-01-04 16:29:23
2021-01-04 10:00:15
2021-01-04 07:33:09
2021-01-04 00:25:40
2021-01-03 23: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