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難笑!父母「不愛你了!」掛嘴邊?專家:小心長大有反社會人格!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近期在網路上看檔一個網友分享:一個小男孩在超市吵著要買洋芋片。媽媽不耐煩地跟小男孩說:「你再這樣,媽媽就不愛你了!」
小男孩突然用小大人似地口吻說:「沒關係,你不用愛我,我愛你就好了,我永遠都會愛你。」

▲圖片來源:《隱密的角落》劇照
小男孩的語出驚人,震驚身旁的人。父母對孩子說不愛他是一種負面的言語虐待,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會帶來負面影響。這種言語虐待的影響已經在心理學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探討。下面將介紹一些相關的研究:
心理狀況較糟、自我評價也較低
一項發表於2012年的研究調查了來自14個國家的8,000名18歲至25歲的青少年,該研究發現,父母對孩子說不愛他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嚴重損害,這些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較低,對自己的外貌、智力和社交能力的評價也較低,此外,這些孩子還會出現焦慮、憂鬱、自殺傾向等問題。
另外,一項發表於2019年的研究調查了來自美國和英國的1,000名父母,該研究發現,有三分之一的父母承認曾對自己的孩子說過不愛他的話,研究還發現,那些經常對孩子說不愛他的父母,其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比其他孩子更糟糕,這些孩子的焦慮和憂鬱情況更嚴重,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較低。
然而,當父母對孩子說「不愛他」,這樣的言語暴力可能會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身上造成不同的傷害和影響:
-
幼兒期
孩子的自我認同和情感發展仍在發展階段,他們對於自己的存在和價值感尚未建立,對於父母的態度和關注非常敏感。如果父母對孩子說不愛他,這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嚴重的打擊,可能會引起孩子的情感障礙和心理問題,如憂鬱、焦慮和自閉症等。
-
兒童期
孩子的認知能力逐漸提高,他們開始能夠理解和記憶父母對自己的言語和行為。如果父母對孩子說不愛他,這可能會對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造成傷害,產生消極的情感反應,如憤怒、抵觸、自卑、孤獨等,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學業和社交能力的發展。
-
青少年期
孩子的思想和價值觀逐漸形成,他們開始獨立思考和建立自我意識。如果父母對孩子說不愛他,這可能會對孩子的情感和行為產生長期的影響,例如出現「反社會行為」、學業失常、人際關係問題等。
因此,父母對孩子說不愛他,不論在哪個年齡階段,都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產生負面影響,並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造成長期的傷害。父母應該以關愛和支持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價值感和信心,並給予他們積極的教育和引導。
推薦閱讀: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