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與媽媽的關係好嗎?心理學:這3種依戀型態默默影響未來!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你與母親的關係緊張或複雜嗎?心理學上經常將這些困難稱為「媽媽問題」(mother issue),雖然這個詞本身可能聽起來有點令人畏懼,但它確實描述了一些非常真實的痛苦。母親是你童年時期最重要的人物,如果她虐待你、操縱你或未能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心理後果會持續到你的成年生活。媽媽問題背後的概念通常可以用心理學理論來解釋。
母女關係往往會陷入吹毛求疵
如果母親不友善或無意識批評女兒小時候的外表,則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損害孩子的自我價值。孩子們會將他們的同性父母視為競爭對手,弗洛伊德的理論認為,這個概念出現在 3 到 5 歲之間,如果繼續下去,可能會導致孩子在戀愛關係中也出現問題。而依戀理論的形成來自約翰 鮑爾比,他發現童年早期形成的依戀風格可以決定一個人未來關係的品質,很多時候,有媽媽相處困難的人會發展出不安全的依戀風格。以下是三種不安全的依戀風格:
一、焦慮型:如果你發現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特別黏人或要求很高,這可能是焦慮型依戀風格的標誌。當最需要陪伴的時候,伴侶不在身邊,會產生莫大的恐慌和難以消除的擔憂。
二、恐懼迴避型:如果你發現很難聯繫,並且在戀愛關係中通常變得更加疏遠和疏遠,這可能是恐懼迴避型依戀風格的標誌。這種人非常害怕受傷,因此他們將自己封閉起來以防止這種可能性。
三、不屑一顧的迴避型:如果你發現自己完全迴避了戀愛關係,這可能表明你具有不屑一顧的依戀風格。此款人通常會避免更深層次的關係,因為過去經驗發現自己太難駕馭了。
過度保護和過度寬容的母子關係
那些在孩提時代就被自己的母親接納和支持的人,會繼續與自己的孩子建立平衡安全的依戀關係,他們對孩子的需求更敏感,更少打擾。但那些被過度保護並與自己的母親不斷糾纏的人,會繼續與自己的孩子形成不安全或迴避的依戀,對孩子不屑一顧或過分批評孩子。
媽媽問題可能是由溺愛、過度嚴格的管教方式引起的,這些養育方式可能看起來並不那麼消極,但它們也會產生一些嚴重的影響。你無法控制母親養育子女的方式,所以你不應該為不良母性關係的任何結果負責,儘管如此,努力解決你遇到的任何關係困難都是值得的,畢竟,你現在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推薦閱讀:沒有人天生就會當媽媽,我們也需要學習啊!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還在跟寶寶玩躲貓貓?心理學家揭露9種遊戲: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寶寶的認知發展是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涵蓋了從出生到幼兒期的心理...
你家也有「愛自嘲」的孩子嗎?心理學:這些孩子未來更容易成功!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您的孩子有著什麼樣的個性呢?有些孩子雖然在課業上不具備出眾的實力,但卻...
什麼樣的孩子適合補習?從心理學角度看補習的「2利3弊」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放學後的南陽街,上百家補習班擠滿了上千名學生。這一幕,對於台灣人都不陌...
從小開始感受「努力後的回報」心理學:「成就感」來自於童年的成長經驗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成就感是人生中的一種強大動力,他在孩子一生中扮演著重大的角色,在任何時...
煩惱母親節送禮物?「禮物心理學」讓妳送到心坎裡!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母親節是一個讓我們感謝和表達對母親愛意的節日,送禮物是其中一種表達方式...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