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孩子健康事 » 孩子不想午睡、踢被子和淺眠,都可能是「智力高」的表現!

孩子不想午睡、踢被子和淺眠,都可能是「智力高」的表現!

睡覺,智商,大腦,發展,神經,連結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睡眠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睡得好,孩子才能長得好,但如果過度強制孩子午睡,可能會出現「小怪癖」

孩子不想睡覺或睡不著還被逼要保持安靜,可能導致孩子出現一些壞習慣,例如:摳手指甲、咬指甲、摸生殖器、吃頭髮等等,而這些行為在午休之外的時間基本上不會發生或出現頻率很少

每個孩子所需要的睡眠量是有「個體差異」的

有一種孩子夜晚的睡眠品質高,已經獲得足夠的休息,白天確實就不需要補充睡眠,這類的孩子即使中午不睡覺,下午一樣精神抖擻,眼睛炯炯有神,父母可以大膽取消逼孩子午睡的規定,而是改讓孩子晚上早點入睡。

另外一種孩子是只要中午不睡覺一到下午四五點就沒有精神容易煩躁、愛發脾氣,這就說明這類孩子是需要午睡的,如果孩子有午睡困難的話,可以試試讓孩子延遲午睡時間,縮短午睡長度

人一生的睡眠模式分為三種

(一)多階段睡眠(新生兒):一天中,睡覺次數多而短暫

(二)雙相睡眠(1-6歲):一天中會睡兩次覺,中午一次,晚上一次

(三)單相睡眠(成年人):一般只在晚上睡覺

有一些孩子之所以會午睡困難,大多是因為孩子的大腦神經發展已足夠成熟,可以像大人一樣,只需要晚上的睡眠就能夠緩解一整天下來的大腦疲勞。

有沒有午睡不要緊,重要的是讓孩子早點上床休息

倫敦大學的研究曾召集了一萬多名小朋友,對他們的作息時間做了長期跟蹤,研究結果發現:如果小朋友在晚上9點前還沒有上床睡覺,10點前整個人還沒有進入到「深沉睡眠」(非快速眼動期, NREM)的話,是會導致小朋友的智力下降的!

孩子睡覺出現3個反應,就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

(一)踢被子

孩子晚上睡覺踢被子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背後隱藏一個原因,就是孩子的腿部肌肉發達,且對外在感知非常靈敏,甚至可以說孩子越早踢被子,孩子的發展就越快

(二)淺眠,容易醒

如果孩子聽到聲音容易醒,家長應該感到高興,因為當孩子的耳朵聽到聲音,接著,將「聲波」轉為「神經訊號」傳到大腦,最後,孩子的身體做出反應,這一整個過程其實並不簡單,可以說是孩子「高智商」的表現

(三)睡眠時微笑

剛出生的寶寶睡覺時是做不出微笑的表情的,只有當孩子感到心滿意足,就算睡著大腦處於興奮、
覺醒的狀態(REM,快速眼動期),透過神經傳導,孩子才能面帶微笑
,這說明孩子的神經連結更為穩定大腦網絡較為堅固學習力較強

推薦閱讀
你的孩子都怎麼睡?從4種睡姿,發現他的內在性格!
五個協助嬰幼兒睡眠的APP,讓寶貝一夜好眠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1 2 3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