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亂捏三明治遭外人教訓,父母發文罵店家引起公憤!家長的身教有多重要?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當孩子在公共場合作出不禮貌的事,作為父母的我們會怎麼做呢?
一名網友在爆料公社上po出一則貼文,公開了自己與高雄某知名連鎖三明治店的對話,貼文下方還不斷出現:「教訓消費者小孩。」、「現在員工職業訓練都作假的嗎?原來去貴店消費還要看你們的臉色喔?」等謾罵店家的留言,但讓這名網友想不到的是,這篇貼文非但沒有得到其他網友的贊成,反而引起廣大網友公憤,洗出了更多的留言。

▲圖片來源:Ettoday新聞雲
原來,該名原po前幾日帶著老婆、小孩至店中購買三明治,小孩似乎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未消毒就觸碰到尚未賣出的三明治,而店家為了衛生緣故,提醒了該名孩童,過程中因此與家長發生爭執,最終店家不願將三明治賣給原po,雙方不歡而散。
事後原po與店家便有了以下的對話,並在爆料公社臉書發文,更號召親友團在下方留言助陣,誰知在了解來龍去脈之後,廣大網友開始對原po與親友團回嗆,認為「防疫期間誰想買被碰過的商品?」、「小孩真的不會拿捏力道,我兒子也常常去麵包店一拿包裝好的蛋糕就捏扁了,我只好把那個蛋糕買下來。」幾乎一面倒站在店家陣營。
其實,各種不同年齡的孩子,都有可能在公共場合作出不禮貌的事,引起他人不滿,而防疫期間,店家當然有維護其他客人權益的責任,但當孩子被他人教訓,也會讓家長心裡不好受,相信家長也是在為孩子打抱不平,只不過表達的方式並不洽當。(延伸閱讀:父子拿快吃完的部隊鍋退貨,兒子還振振有詞「有萊劑」,父母貪小便宜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那麼在面對同樣的情況時,家長究竟應該如何處置,或是如何預防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為何出現這些行為
孩子從出生起,面對這個未知的世界必定是充滿好奇的,在家可能是個循規蹈矩的乖孩子,到了外頭卻像個沒有家教的野孩子一樣,亂摸亂捏,甚至無理取鬧,有時會讓父母實在難堪。
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出現這些「不禮貌行為」呢?其實,就要從家庭與社會對孩子的影響觀察起。
資深幼教專家朱世平認為,年幼的孩子不是不懂禮貌,不是不尊重他人,而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怎麼做,況且,這世上多的是不懂禮貌的大人們,我們又憑什麼來要求孩子呢?
因此,要幫助孩子面對這未知的世界,父母的身教,可說是最大的關鍵。
「說教」遠不如「身教」
用言語向孩子傳達道理當然是一種方法,但孩子其實最好的學習是利用觀察,他們的觀察力遠超過大人的想像,而父母的行為舉止,也就理所當然的塑造了他們的行為舉止。
1. 父母要先成為一個「文明人」
父母與外人互動,甚至在網路上與人對談時,應該要盡量避免一些粗俗、謾罵的字眼,不要覺得孩子看不懂,因為你講出來、打出來的,會塑造你的氣質,而這份氣質,也會影響到孩子。
2. 基本禮儀要事先「約法三章」
一些在公共場合的基本禮儀,例如:將「謝謝」掛嘴邊、勇於承認且願意說「對不起」、愛護環境衛生、不隨地亂丟垃圾等等,父母除了在出門前約法三章之外,在外自己也要將這些事情落實。
推薦閱讀:
父母的家教就是最好的教育!這「7類家庭」容易培養優秀的孩子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成榜樣,母親有溫度」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爸媽必學6招開學收心操,避免孩子開學症候群
漫長悠閒的暑假即將進入尾聲,長達50多天的假期,孩子們的生活作息可能已經隨性顛倒,面對新學期的開始甚至感到抗拒、...
我要回應
2022-03-09 00:13:05
2022-03-07 05:37:56
2022-03-06 16:32:22
2022-03-06 15:53:38
2021-07-17 15:25:39
2021-07-17 02:31:21
2021-07-15 14:18:43
2021-07-15 11:38:01
2021-07-15 06:39:01
2021-07-15 05: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