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看醫生怎麼辦?先陪他玩「醫生遊戲」吧!
作者\Bananny 小編
一歲寶寶之後,開始越來越難帶去看醫生了嗎?每次都哭鬧到連爸媽都要暈倒!但其實「不害怕看醫生」是可以在生活中就逐漸培養的喔!小幫手整理了幾個不同面向的方法,歡迎試試看唷!
使用正確的溝通方式
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一歲寶寶正是「認生」、「容易哭鬧」的發展階段。因此看醫生的過程中,有時候就連請他們站上體重機都會覺得不合意,而開始用哭鬧表現出來,未來自然會把這些不好的經驗(打針、抽鼻涕…⋯)與看醫生連結在一起了。
小幫手分享一個與寶寶溝通的好問法:
(X)我們晚點去看醫生,好嗎?
(O)我們今天的行程是去看醫生,因為…(ex.你感冒變嚴重了!)
不用讓他們有選擇說「好/不好」,也同時幫他們建立因果關係的觀念,是很值得嘗試的溝通方式唷!
推薦閱讀:小孩怕看醫生怎麼辦?五招減少孩子恐懼!
平時多玩醫生遊戲
平時在生活中,也要提前與寶寶們「預先排練」!(其實就是玩醫生遊戲)重點就是在排練:診間會發生什麼事、有哪些步驟可以跟寶寶說明。比如聽聽診器、打針、拿湯匙壓舌板、甚至吸鼻涕。
因此很建議可以準備一套醫生玩具放在家裡,爸爸媽媽都可以輪流當醫生,正好可以作為親子時光!(如果妳到了靈感枯竭的時候正好可以幫上忙)
小幫手整理幾個適合排練的方式
1.生活教育:
平時看見救護車、或經過醫院時,就可以跟孩子建立一個正向的想像畫面:救護車要帶生病受傷的人去找醫生,醫生就會幫他們治療、讓他們趕快好起來!
2.卡通:
有相關劇情的卡通絕對是各種生活情境的好幫手(ex.巧虎大神)!當然也要看每個孩子個性囉!
3.繪本:
獲得廣大媽媽推薦的《加油!熊醫生》,裡面有各種看醫生情境,搭配醫生玩具的話,就可以隨著劇情一邊玩遊戲囉!
推薦閱讀:是安慰小孩,還是教壞小孩?別再跟孩子說「醫生壞壞」!
4.泰迪熊醫院:
緣起於德國的「泰迪熊醫院」,藉由讓孩子扮演自己玩偶的家長,在遊戲中不再害怕看醫生。台大醫生就有引進這個活動取名「希望種子醫院」,很適合帶孩子去玩唷!來看看擅長寶寶遊戲的保母吧!
別用恐嚇的方式
最後,小幫手提醒大家:平時千萬別用「不乖帶你去給醫生打針」來嚇孩子喔!記得要向前面所說的,在生活中就不斷幫醫生建立一個善良的形象:打針、看病雖然嚇人,但都是為了「幫忙」孩子趕快解除病痛!
另外~有時候也可以嘗試換不同醫生看診,有時候就是某個醫生比較得孩子的「眼緣」(據聞有女寶被帥醫生煞之後都很期待去醫院),有些看完病會發小貼紙小軟糖、診所還附設搖搖車的當然也會加分囉!
執行編輯:Hovis
核稿編輯:Stephanie
【Bananny托育小幫手】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一歲寶寶看醫生就哭鬧怎麼辦?快陪他玩遊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