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孩子健康事 » 孩子飽受過敏困擾?醫師傳授六大方法,帶你輕鬆判定過敏性鼻炎、過敏氣喘

孩子飽受過敏困擾?醫師傳授六大方法,帶你輕鬆判定過敏性鼻炎、過敏氣喘

過敏,過敏性鼻炎,過敏氣喘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黃瑽寧

隨著孩子年齡漸長,過敏症狀也會開始變化,從皮膚和腸胃道過敏,進展到本章的主題:呼吸道過敏。讓黃醫師帶你認識過敏性鼻炎&過敏氣喘。

兩歲左右過敏體質的孩子可能會開始過敏氣喘,五歲左右會開始過敏性鼻炎,這都是許多現代家庭所遇到的困擾:鼻涕流不停,咳嗽反反覆覆。

兒童久咳不癒可能是過敏氣喘,而非鼻涕倒流。讓我們比較一下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氣喘這兩種疾病。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家長肯定熟悉得不得了,包括:流鼻涕、打噴嚏、鼻塞;至於過敏氣喘的症狀,則是:痰、咳、喘。兩者發作原理極相似,只是器官不同罷了。

過去因為醫療不發達,過敏氣喘被診斷的時候,通常已經到了最嚴重的程度,症狀就是發出喘鳴聲,所以此疾病才會被命名為「氣喘」。但生活在台灣的父母,醫療這麼方便,在走到最嚴重的喘鳴之前,過敏氣喘的孩子應該已經長期「有痰」和「咳嗽」等症狀,尤其是在夜間、清晨或運動後,如果及早處理,就不會走到喘鳴這個程度。

所以,並不是躺下後咳嗽,就一定是鼻涕倒流,可能是初期的過敏氣喘,尚未被正確的診斷。同樣可以解釋,為什麼吃鼻水藥後雖然鼻涕不流了,但依然有痰音與咳嗽,因為病因在氣管,而非鼻黏膜。並非「咳嗽久了變氣喘」,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咳嗽久了,要考慮氣喘已經發作」。

六個方法輕鬆判斷幼童過敏氣喘

過敏氣喘在五歲以下,並沒有太好的檢測方法,雖然可以藉由抽血、肺功能檢查、呼氣一氧化氮濃度來幫助診斷,但這些方法有些準確度不高,有些幼童不易配合,因此只能用以下六個症狀來評估:

1.你的孩子曾經呼吸有「咻咻」的喘鳴聲嗎?

2.你的孩子常常有夜間咳嗽、夜間喘鳴而睡不好的症狀嗎?

3.你的孩子曾經因為咳嗽、喘鳴、胸悶不舒服而停止跑步或遊戲嗎?

4.你的孩子接觸到抽煙、裝潢味等汙染的空氣,或者跟小動物玩之後,就會胸悶、咳嗽,或者發出喘鳴聲嗎?

5.你的孩子有慢性咳嗽,並曾經有異位性皮膚炎,或曾經食物過敏嗎?

6.你的孩子有慢性咳嗽,並家裡有親戚有過敏氣喘、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或食物過敏等家族史嗎?

常常在門診,聽家長抱怨孩子兩個月以來感冒都「痰很多」,而且每次症狀都「超過十天以上」,加上上述的症狀綜合評估,醫生可能會先給孩子氣喘的藥物治療。

治療後一段時間,症狀若明顯的改善,就更加確診是過敏氣喘,此時除了用藥之外,應該搭配環境與飲食控制,就能慢慢將藥物減量,甚至最後可停藥。

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氣喘的用藥

過敏性鼻炎與過敏氣喘都有所謂短期症狀治療,和長期保養兩種不同的方向,在接下來的文章會跟大家詳細介紹。短期症狀治療就是讓孩子暫時舒服,比如說吃抗組織胺藥水止鼻涕,吃氣管擴張劑緩和咳嗽等,但這只是暫時緩解症狀的藥物,並不能真正的降低鼻腔與氣管黏膜的發炎。

長期保養的藥物,最常使用的是低劑量類固醇的鼻噴劑(針對鼻炎),和吸入劑(針對過敏氣喘)。這些保養藥物,最常見的錯誤用法,是被誤當短期症狀治療藥物,愛吸不吸,愛噴不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肯定是沒效的。

正確的使用低劑量類固醇,應該開始使用後,持續二至三個月不間斷,即便症狀穩定也不停藥,才能真正讓黏膜完全消腫不復發。

另外一種長期保養的口服藥,是俗稱欣流或同結構的藥。這類型的藥物比較挑體質,約一半的孩子可改善症狀,另外一半的孩子就沒啥感覺;至於對過敏性鼻炎症狀,則多半沒有幫助。

欣流可當第二線輔助使用,如果吃一個月效果不顯著,代表孩子可能不太適合。有少數孩子(約1至3%)吃了這類型的藥物會脾氣不好,若用藥後開始哭鬧生氣,停藥就可恢復原來的氣質。至於中藥、益生菌就當作調整體質來吃,沒有太多的研究佐證療效。

非藥物控制:環境與飲食

用了保養藥物後,咳嗽與鼻子的症狀會穩定下來,此時更要把握機會,開始執行非藥物控制:環境控制、飲食控制。環境控制包含空氣污染的處理(戒煙、遠離燒香、開空氣清淨機),過敏原的處理(包覆防套、定期除濕)。飲食控制是拒絕吃人工添加物、色素、香精、防腐劑,與時常吃天然健康的食物,吃水果是健康的。

以上是過敏性鼻炎與過敏氣喘的基本介紹,接下來就針對這兩個家長最煩惱的呼吸道過敏議題,詳細的介紹給大家。

過敏性鼻炎,氣喘,咳嗽

▲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暢銷全新改版】

親子天下 】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暢銷全新改版】

推薦閱讀
鼻過敏恐影響臉部骨骼發育?0~3歲關鍵期家長應把握
症狀傻傻分不清?兒科醫師教你分辨過敏、感冒還是新冠肺炎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親子天下

2008年8月,面對下一個全球化競爭的新世代,天下雜誌集團創辦《親子天下》雙月刊,內容鎖定「學習與教育」、「家庭與生活」兩大主軸,定期為所有關心下一代未來的父母,與所有教育領袖們,提供知識的「後援系統」、方法的「交流平台」,以及情感的「分享社群」。
[email protected]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