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缺乏安全感?別讓「焦慮依戀」摧毀你的愛情!
作者\生活報橘 蔡芷庭
在探討人際關係方面的心理學,有一個很著名的概念叫做 attachment theory(依附理論),於 1950 由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 John Bowlby 提出,探討幼兒時期與主要照護者之間的互動模式如何影響未來對待戀情的態度。其中最廣為討論的一種就是 Anxiety attachment (焦慮型依附)。
以往針對焦慮型依附的討論大多著重在「缺乏安全感」這塊,例如:一定要每天通電話、發現對方沒報備行蹤就會生氣、總是要求承諾.、特殊節日沒送裡表現就覺得對方不愛自己了…
焦慮型依附者希望對方透過各種實質的行動來證明對自己的愛,但是拼命靠近另一半尋求安全感,而事實上他們的所作所為,卻讓另一半更想逃之夭夭 。
推薦閱讀:婚姻守護神:8大甜蜜愛情保鮮術
而現在除了安全感,越來越多學者探討其他層面的焦慮表現。也許你自認不是缺乏安全感的人,但以下這些情況也說明你可能陷入「焦慮依戀」之中:
1. 拒絕妥協
「妥協」在經營親密關係中是很重要的一環。比如當兩個人都很忙、想喬時間碰面或通個電話時,焦慮型依附者會希望對方以自己為優先:「我 12 點就要睡覺了,你應該在那之前打給我,而不是等你下班。」也就是愛我就要配合我,拒絕任何形式的讓步 。
2. 控制欲高
焦慮型依附者渴望生活和戀情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甚至另一半的行為也是。
「你應該像我一樣早睡早起,這樣才健康。」
「你為什麼總是交些狐群狗黨的朋友?」
「你不該太聽你爸媽的話!」
他們很喜歡「教育」另一半 ,如果對方的行為和自己的價值觀背道而馳就會感到憤怒。
3. 自我價值低落
「因為我不夠漂亮,你才會去看別的女人!」
「對啦,我就是沒有女人味,所以你不夠愛我。」
焦慮型依附者會放大自己的缺點,並把這些缺點和「對方不愛我」連結在一起,而忽略溝通不良或價值觀迥異這些因素。
推薦閱讀:一碰就分手!12星座的愛情地雷
4. 無法修復傷痕
焦慮型依附者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 沒有修復傷痛的能力 。可能一次大吵就全盤推翻過往的幸福,覺得這段戀情已經留下裂痕,永遠無法修復。他們也很難忘掉過去另一半犯下的錯誤,會去撕開傷口,用這樣的方式折磨自己和對方,最終徹底腐蝕愛情。
如果你發現自己也是焦慮型依附者也不必太擔心,只要持續在關係的相處互動之中學習,我們的依附型態是可以慢慢修正的,你首先必須覺察自己的問題,鼓起勇氣做出改變並嘗試和伴侶溝通,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協助。
【VidaOrange】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除了缺乏安全感,4 種隱性的「焦慮依戀」也在摧毀你的愛情】
執行編輯\Sandy 核稿編輯\Helen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我們的不同,造就了婚姻的矯情
網路上查詢夫妻離婚理由,排名有家暴、出軌,理念不合與生活現實瑣事。 這些瑣事成了婚姻生活的「主角」,消磨了...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