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我不要!六歲前出現「3行為」 暗示孩子缺乏「安全感」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孩子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時期是6歲以前,因為6歲前是人生中較為弱小的時刻,最需要依附他人的時候。倘若這時期可以滿足需求的安全保障,那就會有「安全感」可以伴隨一生。而孩子安全感的來源多半來自主要照顧者,當孩子缺乏安全感,也是有跡可循的。
不願意和大家玩樂
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孩子可以玩得很好。但只要別的孩子靠近或想要一起玩,孩子就有如驚弓之鳥的馬上退開,繼續等待沒人在願意回到原處玩耍。這種害怕社交的情況,也正是典型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因為怕在跟大家同樂之中,會有被人言語或肢體傷害的機會,寧可杜絕社交的可能。

▲圖片來源:《Mother》劇照
非常依賴照顧者
當孩子成長的過程,對照顧者的依賴會隨著成長甚至團體生活而慢慢消失,但最早先還是透過照顧者來獲取物質滿足生理,情感呵護保護來滿足心理。所以當開始需要嘗試分離,就會把照顧者看成「安全基地」。初期只要照顧者有陪伴在側,或是離開但又馬上回來,其短暫的分離是可以接受的;但若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特別害怕與照顧者分開,即便只是一下子也會令其感到內心緊張、焦慮,甚至情緒失控。
容易發脾氣
孩子缺乏安全感還有個表象的特徵就是的,遇到一點不如意就愛發脾氣;或是遇到挫折就出現很大幅度的情緒波動。但若真的因此對他嚴厲指責,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內心又特別脆弱,會出現害怕被攻擊,希望有人保護的樣子。,希望有人能一直保護他。

▲圖片來源:Pexels。
推薦閱讀:
我要回應
2023-09-24 12: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