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犧牲奉獻才是好媽媽?我要當快樂的媽媽,也想成為有價值的自己!
作者\松村亞里
吼完孩子後又懊悔的惡性循環
媽媽能深切感受到自己對孩子的愛,是在從容悠閒的時候,對吧?這種時候,媽媽比較容易將想法透過話語及行動傳達出來。然而,只要媽媽忙得團團轉,就會感到焦慮、慌亂,只要一點小事不如意,就容易對孩子大發雷霆。我以前也是這樣,所以很清楚這種情況。
「你不知道我現在正在做家事嗎!」
「你不要太過分喔!」
「你很吵耶!」
「我這是為你著想耶!」
每當跟孩子這麼說之後,媽媽便會感到後悔,但又無法發自內心坦然道歉,因此只能在孩子睡著時,在床邊看著他的臉默默自責流淚。每位媽媽都是如此認真努力地想做個好媽媽,但結果卻是讓人挫折連連,很多來找我的媽媽都有這樣的悲嘆。
孩子的幸福,就在媽媽開心的笑容裡
要減少媽媽的焦慮、憤怒和眼淚,以及想建立良好親子關係,並向孩子表達出無條件的愛,先決條件是媽媽自己要有「幸福和笑容」。要提升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必要條件就是媽媽要覺得幸福。「媽媽的幸福」能形成愛的循環。
在我焦慮生氣時,女兒經常會跟我說:「媽媽,笑一個嘛!」還會用雙手將我的雙頰往兩邊拉。我笑了之後,女兒又會說:「啊,媽媽笑了,媽媽笑起來最好看喔!」女兒體貼的做法讓我覺得很自責,而開始省思自己的情緒,真的是會左右孩子的心情,不可不慎。
我曾聽過一種說法:「孩子是為了讓父母幸福而誕生的。」但我覺得其實孩子真正最大的願望,應該就是希望媽媽能幸福快樂吧?正因如此,媽媽不能不快樂。
媽媽如果不快樂,看起來悲傷或憤怒,孩子就會一直為了想讓媽媽快樂而努力,無法活出自己的人生。為了讓孩子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媽媽也要讓自己露出笑容。
好媽媽,不會忘記照顧自己
媽媽們總是認為「犧牲自己照顧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孩子長大後,這種想法也還是沒變。好吃的東西要先讓孩子吃,孩子的願望也都讓他們予取予求。媽媽就是要捨棄自己的需求與感受才是好母親,這種觀點似乎深深刻印在女性的DNA裡難以抹滅。
但真的是這樣嗎?為孩子、為家庭犧牲奉獻才算是好媽媽嗎?我認為,「身為母親,就一定得怎麼樣」的論點,只是讓媽媽受苦,過得更不開心而已。
當年,我先生為了攻讀博士班,全家移居美國。他除了博士班課程外,也在大學擔任全職講師。我為此辭去工作,成為家庭主婦。當時我跟先生說:「你很辛苦,所以家裡的事全都交給我吧。」就此一肩扛下夫妻一起分擔的家事和育兒工作。
我這麼做的目的,是要透過對先生和孩子的無私奉獻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所以才想盡辦法滿足他們生活各方面的需求。當時家裡經濟負擔很重,我連一張能讓自己好好休息、睡個覺的床也沒買,每天就和孩子擠在一起睡。最後,我終於心力交瘁,在某件事情爆發後,便對孩子和先生大發雷霆:「我為了你們付出這麼多,你們卻不知道我的苦心!」
事後,我先生跟我說:「我還是想跟你一起照顧孩子,分擔家事。否則,我會不知道你為我們這個家這麼努力的意義。」他的話讓我感動不已,也決定停止犧牲自我,直到現在我們也是一起分擔家事。我很喜歡「碎形」(fractal)這個詞,它的意思是,即使是整體中的一個小碎片,也是構成整體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同理可證,媽媽的幸福就是全家的幸福,也是整個社會的幸福。幸福的概念就和「碎形」是一樣的。
由此可知,只要你犧牲了自己,沒有好好照顧自己,就無法創造出幸福快樂的家庭與社會。
快樂的媽媽,才有更多的能量愛家人
「家人的幸福最優先,自己的事先暫擱一旁無妨。」
「要是先考慮自己的幸福,別人一定會認為我很任性。」
「如果先重視自己的需求,就是壞母親。」
這些想法,都跟幸福完全背道而馳。你要不要試著從今天開始、現在開始,放下這些觀點,先做能讓自己幸福快樂的事呢?我希望身為母親的你,不要將自己的幸福擺在後面,而是放在第一位。因為,你的幸福會帶給孩子、先生、家人、朋友等與你相關的所有人幸福。不要懷疑,這也是經過科學證明的事實!
感受「當下」
身為媽媽,我們總是在拚命處理現在要做的事,無法有意識感受當下的這一刻。我們比家裡任何人都還早起,準備大家的早餐和便當;搭捷運去上班時,在搖晃的車廂內滑手機上網購物;走路時,一邊調整孩子的學習課表;洗碗時,頭腦還想著明天便當的菜色。應該有很多媽媽也是這樣,手上做一件事情,腦子裡卻同時又在想別的事情吧?
因為想提升效率,就不知不覺變成這種多工的情況了。有能力同時處理這麼多的事情,也是女性的特質。不過,由於同時做兩件,甚至是好幾件事,所以總覺得好像被事情追著跑,心情感到相當疲憊。一刻都不得閒,也處於很難感受幸福的狀態。製造出大腦容易感覺幸福的狀態既然如此,我們就來製造出容易感覺幸福的狀態吧。「這件事一定要做,那件事不做不行」,請讓塞滿待辦事項的大腦,切換成只感受當下的事物就好。所以,你必須做的事就是「只留意眼前的事」。
比方說,洗碗時就集中意識在洗碗這件事上,去感受水溫、飯碗的觸感,以及由這些事所觸發而突然想到的事情等,例如:「水是溫的」、「這個碗真的用了好久啊」、「哇,好油」等。還有,走在前往車站的路上,也可以享受當下那個瞬間,注意自己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例如:「這裡蓋了棟房子」、「玫瑰開了」、「大家都走得好快啊」、「有聽到孩子的聲音耶」之類的事。
仔細體會日常生活中的特別時刻
Y女士做了這個課程後,在某個積雪的早晨,她走在沁冷的空氣裡,心情卻有不同於以往的感觸。如果是以前,她會縮著身子直喊好冷,不情願地走著,但那個早晨,她卻能打從心底品味大自然的美:「雪堆積在光禿禿的樹枝上,白色的樹木看起來好美!」
意識到某個瞬間,聚焦於現在,就能在太過平凡而讓人感覺無聊的日常生活中,發現許多令人驚訝的喜悅與感謝。把注意力放在「此時此刻」,並且能仔細體會,是一個感受幸福的有效方法。

▲我要當快樂的媽媽,也想成為有價值的自己:讓失去自信與夢想的妳,重新找回自我肯定感
推薦閱讀:
打造「友善媽媽」社會:無論生或不生孩子,也可以很幸福
兒子帶十三分考卷回家,爸爸的反應,令人佩服!
【時報出版】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我要當快樂的媽媽,也想成為有價值的自己:讓失去自信與夢想的妳,重新找回自我肯定感】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免費領取 米奇美語幼兒體驗組
迪士尼美語世界在家就能打造沉浸式美語學習環境,孩子體驗學習也能如此快樂!掌握0-3歲語言學習黃金...
鐵血教育下的男孩心聲:「我長大要當一個不會亂發脾氣的好爸爸!」
作者\李佳燕 「男生不准哭。你的小鳥被割掉了嗎?」 「我長大要當一個好爸爸,就是那種...
我要回應
2022-12-15 09:43:01
2022-12-12 12:49:41
2022-12-12 07:05:51
2022-12-12 05:22:44
2022-12-12 04:47:25
2022-12-12 04:21:05
2022-12-12 03:40:51
2022-12-11 17:46:38
2022-12-11 16:36:04
2022-12-11 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