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作家投稿 » 生活放輕鬆 » 手足競爭是天性,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從中學習

手足競爭是天性,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從中學習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居隔在家第三天,家裡的屋頂簡直快被掀了。蜜蜜忙著上線上課,僑僑忙著在旁搗蛋。不甘寂寞的男孩,因為姐姐要上課沒辦法陪他玩,總是喜歡趁姐姐上課時胡搞瞎搞;不是對鏡頭扮鬼臉,就是在旁邊大聲唱歌。媽媽要罵小孩之前,還得先確定麥克風是否關靜音XD唯一可以靜下來的時間,大概就是蜜蜜下課寫完功課後,兩個人可以玩在一起的時光。(前提是沒吵架的時候)這時候,就會深刻體悟到生雙寶的好處,年齡相仿的姐弟倆,總愛玩在一起,最喜歡玩的就是辦家家酒的遊戲。他們會用家裡的椅墊堆成城堡,然後把娃娃當成他們的孩子和學生,發揮他們的想像力,盡情創造自己的遊戲。有時候在旁邊聽到他們的對話,真的會忍不住會心一笑,尤其是罵娃娃的話,更是似曾相識XD儘管兩姐弟很愛吵架,但還是真心覺得:「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今晚兩個孩子一樣又玩起圍棋,原本其實是爸爸和蜜蜜在下圍棋,僑僑和我念完故事書後,便跑去旁邊觀戰。眼看爸爸就要輸了,忍不住插手「救父」。這一插手,換蜜蜜急著跳腳,於是兩人重新開局對弈。沒想到,這局原本佔上風的姐姐,居然還真的被弟弟反敗為勝,爸爸擔心蜜蜜輸了會生氣,在旁邊打圓場說:「看來這局你們不分軒輊,平手!」僑僑卻在旁邊得意地說:「明明就是我贏了~」聽到僑僑這麼一說,蜜蜜差點又要爆炸。我趁棋盤還沒被翻掉前,開始帶著孩子看這局的棋盤,我帶蜜蜜看見自己棋法的優點,也帶她看見僑僑策略上的優勢。蜜蜜的個性謹慎,擅長布局,所以一開始就會先採取圍地策略。僑僑的個性勇猛直衝,擅長攻擊,即使被包圍了,也很快就會反擊吃子,不同的下棋策略,造就的結果也不同,有時候在棋局上不到最後一刻,很難看出誰輸誰贏,很可能會來個回馬槍逆轉勝也說不定。蜜蜜聽我這麼一說完,情緒也很快就收起來,原本她的情緒只要一上來,大概要很久才會恢復。我便趁勢轉身跟僑僑說:「你的棋藝進步神速,要好好謝謝姐姐喔!」僑僑反問我:「為什麼要謝謝她?」我說:「那是因為姐姐把她的棋藝傳授給你呀!」姐姐在旁邊聽了也跟著笑了。突然覺得從圍棋中真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除了人生的哲學,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個性迥異的兩個孩子,是磨合也是互補,下棋的策略也是截然不同,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學習過程,學會看見彼此的不同,欣賞對方的優點。手足競爭是天性,手足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競爭對象,競爭並不是件壞事,但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從中學習。棋盤對弈,有輸有贏;棋逢對手,才能下出一盤精彩好棋。對我來說,這也是一門課題呢~#就連玩遊樂設施也要競爭的孩子

 

 想看更多育兒經分享嗎?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按讚喔 和你一樣都是媽和你一樣,也和你不一樣。你的一樣,讓我看見身為母親的共鳴,你的不一樣,讓我看見不同母親的另一面。一樣的處境和難題,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身為媽媽的我們,在育兒的這條路上,其實我們都一樣。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和你一樣都是媽

我是上班族職業媽媽,育有兩個寶貝。
開始養成書寫習慣,是想記錄下與寶貝親密相處的這段日子
媽咪的記憶容量有限,透過文字紀錄育兒生活,
跟孩子一同學習成長
其實 
跟每一個為人父母的爸媽都一樣
在孩子面前 都是再平凡不過的父母
寫出來的這些文字 
也都是再日常不過的瑣碎生活
沒有華麗的詞藻包裝
沒有濃厚的文學底蘊
但字字句句 都是發自真心
希望透過我的文字
跟更多媽咪創造愛的連結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