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0-2歲 » 心痛!2歲兒遭母關廁所數天,瘦成皮包骨逝世…保護受虐兒,你我可以這樣做

心痛!2歲兒遭母關廁所數天,瘦成皮包骨逝世…保護受虐兒,你我可以這樣做

保護受虐兒,虐待兒童,虐待,家暴,兒虐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媽媽經編按:2018年間,一名母親因為與同居男友出遊,將自己的2歲兒子關在家中廁所,導致原本就營養不良的男童活活被餓死,近日地方法院將女子判處8年有期徒刑,女子的哥哥與同居人則分別判處3年、2年的刑期,但無論如何判刑,年幼的生命終究已消逝…

根據報導,2018年8月,男童被帶至與母親同住,一個月後,母親因為男童不斷哭鬧,因此將他關進廁所當中,2歲男童奮力從廁所爬出來,還在垃圾桶找東西吃,同年11月,母親與男友出遊玩樂,便再次將兒子關在廁所當中,幾天後返家,才赫然發現孩子蜷曲在馬桶邊,且已經沒有生命跡象。

而狠心的母心在第一時間竟然沒有報警與叫救護車,直到工作經紀人勸說才報警,警方趕到時孩子早已經身亡,去世時,這名男童的身高只有84公分,體重5735克,頭部與身體不成比例,兩眼眶明顯凹陷,骨頭輪廓浮現明顯,腹部凹陷,幾乎呈現皮包骨的狀態。


我們常常聽聞「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的口號,可是,怎麼這幾年卻越來越常見受虐兒童的新聞?保護受虐兒這個議題也讓很多人越來越關心,以前都是繼父繼母虐待兒童,像是白雪公主受後母虐待的狀況,現在卻有親生父母因為不耐兒童哭鬧,竟然動手教訓兒童,致使兒童身體或心靈受到嚴重創傷,現在就讓我們簡單認識幾個基本觀念然後來保護受虐兒吧。

疑問一:什麼是虐待兒童的行為呢?
解答:根據衛生福利部103年的調查報告指出:兒少受虐類型以「身體虐待」居多,占35.1%,其他受虐類型則包括「精神虐待」、「疏忽」、「遺棄」及「性虐待」等。另外,對於兒童的「歧視行為」、「差別待遇行為」,甚或父母基於個人感情或金錢因素,偕同兒童「自殺」,其實也是虐待行為的態樣。

疑問二:受虐兒的年齡分布大約如何呢?
解答:依據衛生福利部以受虐兒少的年齡進行分析,0-5歲受虐兒童占21.5%;6-11歲國小學齡受虐兒童占35%; 12-18歲國高中學齡兒少則占43.5%。而0-5歲的孩子所占比例較低,可能是因為0-5歲的孩子尚未就讀國民小學,較為孤立而未能被學校老師等專業人員發覺,而且年紀小的孩子求助能力較弱,更需要你我的主動關心及通報。

疑問三:誰最常進行虐待兒童的行為呢?
解答:一般印象會認為虐待兒童,一定是歹徒、壞人所為,其實不然喔。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施虐者八成以上為父母、照顧者及共同居住的親友,顯示兒虐案件多發生在私領域的家庭內,施虐父母普遍缺乏正確教養觀念,將孩子視為私有物,以體罰為名恣意管教責打,而傷害子女,尤其往往忽略一個拳頭,可能就會令嬰幼兒受重傷,甚至喪命。

疑問四:如果知道居家或生活附近有受虐兒,我們能做些甚麼嗎?
解答:發現周遭有疑似受虐兒的存在,請大家即刻撥打「113保護專線」,該專線為24小時免費電話,且全年不打烊,只要大家都能有一顆「雞婆心」,即時通報,及時救援,相信能更周全地保護受虐兒童的安全,由政府積極介入,並由社工人員、警察及醫療等專業人員合作建立安全網,提供保護措施。

疑問五:這些受通報的兒童,如果經過證實受到虐待,政府要如何進行協助呢?
解答: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相關規定,如有家遭重大變故、失依、貧困或需受保護之兒童少年個案,政府部門會協助提供安置教養服務;另依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規定,兒少安置教養機構應提供各項專業服務、設置相關設施設備、具有適當之室內樓地板面積、以及配置各類專業工作人員等項,以為無法於原生家庭生活的兒童少年提供適當的專業服務,並維護及保障其基本福利及權益。這個「兒童安置教養機構」一覽表相關資料,大家可在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網站中查詢。

疑問六:父母對於兒童是不是該有正確的認識呢?

解答:其實兒童及少年是國家的「公共財」,不是父母私有財產,為人父母者千萬不可以因個人一時氣憤或情緒失控,遷怒到無辜的孩子,更不該因大人感情失和,就把孩子當作報復對方的工具,把孩子變成陪葬品。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徐惠珍律師輕鬆過日子

本來是個被外界定型頂客族的忙碌律師,鼓起勇氣懷孕當起媽媽,卻發現:當媽媽真是太甜蜜了!!
想為小寶寶和媽媽們做些事,希望撰寫一些適合小孩子和婚姻的法律知識,讓我們一起繼續練功吧!!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