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資訊百百種,其實你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啊!
作者\陳儀安 諮商心理師
跟小朋友接觸久了,開始懂得父母親的難處。
父母親每天和自己的孩子為伍,處理他們的各種問題與狀況,也不是不想要好好說、耐心講,但生活中不是只有孩子,還有更多的茶米油鹽要面對,因此當孩子有狀況時,即使看再多的文章與教養方法,也很難立即的冷靜面對與處理孩子無法預測的狀況。
每當冷靜回想時,都已經來不及了,很希望改變但又力不從心,到底怎樣才能真的在處理孩子問題時落實那些教養方式,好好地陪伴孩子?
推薦閱讀:輸與贏之外,孩子更該學習的正念教養
1. 請先肯定自己是個努力的家長
願意不斷吸收教養方法,尋找對孩子最好的資訊,相信都是非常用心的父母,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長,唯有父母不斷的肯定自己的努力,才能逐漸的調整方法,讓自己與孩子都能成為更好的人。
2. 篩選適合自己的資訊
現在網路的發達,資訊的廣傳非常迅速,但往往很多資料的正確性都未被驗證,以訛傳訛,因此如何選擇對的訊息吸收是非常重要的,篩選後挑選符合自己的教養風格。
並非所有人都可以當溫柔、不責罵的家長,嚴格中帶有寬容的方式,對孩子也是很好的學習,因此適合自己的教養方式才不會因家長的不適應而放棄。
3. 選擇適合自己小孩的模式
每個小孩、每個父母、每個環境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用千篇一律的教養方式去對待每個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性格,單一的教養模式未必合適。家長最瞭解自己的孩子,也比較知道自己孩子的性格,何時孩子會太浮躁、何時孩子會需要堅持、何時孩子會需要鼓勵,嘗試和找尋與孩子適配的方法,可以避免因為不適當的方法而破壞親子關係。
推薦閱讀:「孩子,我想讓你幸福!」你一定要知道的世界標準教養法
4. 適時的尋求資源與諮詢
教養孩子是一段漫漫長路,需要家長的耐力與耐心,有時家長耗盡心力,卻還是見不到孩子的改善與轉變,適時的諮詢相關的輔導老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社會資源等,可以協助家長找出問題癥結點和給予適合的建議,也讓家長能更有方法與頭緒去處理孩子的狀況。
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平安、快樂成長,資訊爆炸的時代,很多訊息可以容易獲得,若囫圇吞棗的吸收全部的訊息容易在教養上挫折,因此篩選出適合的方法和對應自己的小孩性格是重要的關鍵,必要時諮詢相關專家的意見更能幫助家長輕鬆處理問題。
執行編輯\Moya 核稿編輯\Ange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