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教養方式 » 正面迎擊恐懼!學習「正確發怒」帶「膽小」孩子坦率迎接未來

正面迎擊恐懼!學習「正確發怒」帶「膽小」孩子坦率迎接未來

共讀,小孩,無聊
▲圖片來源:《寄生上流》劇照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因為個性膽小怯弱的孩子,內心經常感覺不安,也會懼怕陌生的人事物。倘若又時常關在家裡更不出門,那不安的情緒就得不到釋放,內心越積越多可能還會造成心理疾病。所以爸媽可以多帶孩子出遊走走,孩子有機會多接觸陌生的人事物,自然就會開闊眼界,變得較為坦率和有底氣,不再當唯唯諾諾的膽小鬼。

注意力

▲圖片來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不可太多責怪 學習正確發怒

當孩子出現畏畏縮縮的樣子,有些傳統爸爸就會用言語的方式羞辱,要其像個大丈夫或大家閨秀。當孩子本身就是膽小怯懦的個性,被指責後其實會加重退縮遠離人群,也就是推擠到殼的最深處。所以不指責並教孩子勇敢面對、尋找正確解決方法。

爸媽總認為孩子發脾氣是不好的行為,所以就常禁止發怒行為。但怯懦的孩子們往往不敢表達自己的怒火,所以最需要練習的就是學會發脾氣。此外,多讓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不同看法,允許孩子可以擁有不同意見。

▲圖片來源:《山河故人》劇照

行動上給足勇氣 多和勇敢的人做朋友

爸媽可以教孩子在行動上給自己勇氣,遇到害怕的人事物就迎面對戰,站直身體,挺起胸膛的自信神采。這樣自信滿滿的身體暗示,能給孩子加油打氣,幫助內心變得強大起來。
可以問孩子覺得身邊哪些人就是勇敢的代表,並鼓勵孩子跟這類有自信心的朋友交往,擴大孩子的交際能力和人脈,才有更多學習機會。

推薦閱讀:

我們都會鼓勵孩子追夢,卻沒勇氣找回自己年輕時的夢

孩子被班上拒絕、有社交恐懼?幫助孩子建立社交勇氣的3技巧!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揮別突發漏尿,重拾乾爽自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