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奶寶寶好幾天沒排便,是便秘還是吸收了?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特約外稿 丁彥伶
讀者愛麗來信提問:她之前聽說喝母奶的寶寶大便都比較稀,所以換尿布要換得更勤快,她開始努力餵全母乳以後,本來和老公都協議好分工要幫寶寶換尿布、清屁屁,沒想到卻發現寶寶經常很多天沒有大便,她實在很擔心如果寶寶會便秘的話怎麼辦?
想到貓熊寶寶都是要用毛巾刺激屁屁讓貓熊寶寶便便,他還特別用棉花棒去擦寶寶的屁屁,發現都乾乾的,這是不是表示寶寶便秘大不出來呢?寶寶便秘要到醫院通腸嗎?她真的好擔心。
「這就是母奶的好處啊!」
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表示,母奶寶寶沒有排便,其實這就表示寶寶把母乳中的營養完全吸收掉了,完全沒有剩下殘餘的渣漬,所以才會沒有便便,媽媽只要觀察寶寶是不是每天至少都有五片很濕的尿布量?如果有,而且一個月有長到五百公克以上,那寶寶就沒有問題了!
我們常會說「母乳最好,是上帝為寶寶量身訂做的營養配方;」說的一點也沒錯,因為母乳中的營養會全被寶寶吸收。高宜伶說,寶寶到三週起,母奶寶寶的大便變異就會出現了;有些寶寶是吸收很好,幾乎沒有排便,有些是好幾天才大一次便,有的寶寶則是會一天大很多次便便,一直要到四個月以上,排便的情況才會變得比較穩定。
為什麼會沒有排便?
其實母奶就是營養的液體,幾乎沒有什麼渣,是極低渣的營養,所以可以完全吸收,當寶寶把母奶中的營養全都吸收光了,當然不會有渣可以變成排便,所以不必擔心母乳寶寶會便秘。
相反的,高宜伶提醒,如果寶寶是喝配方奶,因為奶粉中常會添加比較高量的鐵,寶寶代謝不掉,所以一定要有很多的排便,如果配方奶寶寶沒有排便就要小心了,但如果是母奶寶寶,不管是一天大很多次甚至有二十天都不大便,都是正常的。
只要寶寶的尿量夠,還有體重長得好,其實就可不必太擔心。
一般說來,新生兒因為出生前浸在羊水裡、產前有胎便,或是媽媽生產前有打點滴,寶寶出生的時候可能是「水腫」的,所以出生後會脫水7%,甚至還可能脫水10%,所以以出生時三千公克的寶寶,出生後體重可能會減少兩百公克,即約兩千八百公克。
約到出生後十四天,體重會回到出生時候的體重,但是出生後的前四個月,每個月都要增重五百公克;也就是滿月的時候應該有三千三百公克、第二個月要有三千八百公克…,高宜伶說,只要排尿量正常、體重增加也很正常,媽媽就不必擔心了。
反而如果寶寶體重增加不夠,才要注意是不是寶寶喝奶喝得不好,高宜伶說,如果寶寶的體重增加不夠,建議餵奶要調整姿勢,有時候媽媽餵奶的姿勢不對,會影響寶寶吸奶的狀況而影響營養吸收,媽媽就要換一個讓寶寶喝得比較順的姿勢,讓寶寶更方便於吸奶。
高宜伶提醒,出生後五星期開始,寶寶的便便會出現很多不一樣的反應,除了前面提到營養全部吸收、沒有任何便渣、很久都不排便以外,有些寶寶的便便則是稀稀的,有些甚至會在稀稀白白的便便中,出現白白像米粒的顆粒;而這也不必太緊張,白色像米粗的顆粒只是母奶中無法完全吸收的脂肪,不必太擔心。
推薦閱讀:
寶寶吸收好,首重消化道發展關鍵!
小孩便祕,泡奶改變濃度就會好?
我要回應
2024-03-09 04:30:49
2017-12-14 10:22:11
2017-12-14 09:28:16
2017-12-14 03:27:17
2017-12-14 03: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