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懷孕大小事 » 孕期生活 » 醫院「狂推餵母乳」給新手媽超大壓力!林昶佐喊話政府:請對媽媽好一點!

醫院「狂推餵母乳」給新手媽超大壓力!林昶佐喊話政府:請對媽媽好一點!

脹奶,新手媽媽,乳腺炎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為了鼓勵媽媽多多餵母乳,台灣自2001年起,跟進WHO的政策,朝向2025年完全哺餵母乳的比例要超過50%的目標邁進,衛福部因此開辦了許多母嬰親善認證診所,也設定了一些獎勵機制,比如推動餵母乳的「業績」有達到的診所,即可獲得較多的補助等等,對此,林昶佐認為此政策需要被檢討。

在這些推動政策之下,台灣在2018年達到了46.2%的哺餵母乳高標,可說是WHO的模範生,但今年則降到了37%左右,因此有些醫療院所開始積極的想要「提高業績」甚至在媽媽還在產檯上用力時、剖腹時,醫護人員就會詢問要不要餵母乳,搞得醫護人員好像推銷員一樣,給新手媽媽帶來了龐大的壓力。

林昶佐說,因為這樣的影響,近幾年利用反宣傳方式,以「非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為號召的無認證診所,反而受到了更多新手爸媽的青睞,因此,衛福部為了達成WHO的KPI,無形之中把龐大壓力施加在媽媽身上的政策,真的非常需要改進與檢討,而面對這樣的質詢,衛福部長陳時中與行政院長蘇貞昌都表示贊同,認為這部分會多做討論,認為餵母乳本身沒有問題,但是推動的方式確實需要更加有智慧。

蘇怡寧醫師面對此事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自己「完全支持哺餵母乳,但反對利用訂定KPI的方式來執行」,醫師自己在政策推動後,也非常反骨的堅持不加入母嬰親善的醫院計畫,為的就是不被政策強制,要達到自己心中真正的「母嬰親善」,他也呼籲:「拜託大家給媽咪們一個友善的空間並尊重媽咪自主的權利!」

其實,政府所推動的這些措施,早在2016年時就被提出異議,曾因產婦泣沒錢,賠錢救人的台大仁醫施醫生,就曾經在臉書中分享一個案例:「因為所謂”母嬰親善”制度,一個雙胞胎孕婦的媽媽,產後無法即時分泌足夠奶水,和先生吵架,吵到要離婚,先生甚至氣到失控想掐死寶寶。兩個好人,吵完了,淚眼汪汪看著我,我卻一點幫不上忙。

國家為了推行母乳哺育,實施母嬰親善醫院評鑑,評鑑過關,醫院在大評鑑可以加分,對升格醫學中心有幫助,而孕婦來此看產檢,醫院可以得到每個孕婦多大約100元的補助(整個孕程)。」其實我有和她解釋,現在台大已經不是嚴格的母嬰親善制度了,只要媽媽提出要求,小孩一樣可以推回嬰兒室,由護理人員幫忙顧,等她睡飽,再把寶寶推回去。

母嬰親善=成功母乳?台大仁醫:產後媽媽壓力大!

圖片:Jin-Chung Shih臉書

國民健康署自民國90年開始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親子同室」與「母嬰及早肌膚接觸」雖是母乳哺餵關鍵,但對於產後的媽媽來說,並非可以「一次餵奶就上手」。

就產後的媽媽來說,有很多和孩子第一次的接觸,面臨只能用哭來表達的新生兒來說,要透過哭聲判斷是否餓了、冷了、尿溼了、便便了…還是因為沒安全感哭鬧…這些只能用「猜」的訊息,能在產後住院時順利解決孩子幾個需求,算是厲害了!

以自身親例,懷老大時因為有許多時間可以到各家媽媽教室參與母乳資訊,並決定親餵及母嬰同室時,還特地去上了母乳協會的課,產後實行母嬰同室奶量也是十足,當時真的是供過於求。

但在生完老二妹妹時的那一晚,我是哭著崩潰的請老公回家拿配方奶,這瓶藥局送的試用奶粉本以為永遠用不到,沒想到自信「奶很多」的我,三天中都讓妹妹與母奶混著喝,而當時生產的醫院雖推行母乳,但真的沒有那麼強制不準使用母乳代用品。

別將母嬰親善美意強迫置入新手媽媽

「母嬰親善醫療院所」初衷是希望能幫助媽媽成功哺育母乳,當然能親餵母乳很好,感謝政府美意,但如果無法無法親餵的媽媽,也別因此沮喪為此與家人們鬥爭!

生產前後也請先做好基本功課:

1.挑選適合醫院及診所生產:

有些是“完全禁止母乳替代品之院所”,並實施產後24小時母嬰同室(同房不同床),院所會給予所有支持及母乳相關技巧,媽媽們可以先看看合格的院所設備,透過產檢時與護士聊聊,會是找機會上此家的媽媽教室,從中理解院所的想法有無符合自己的期望。

2.配方奶的選擇:

每個孩子都需要適應,基本選擇:
🈶合格標章:注意奶粉有效期限,選擇合格標章的奶粉。
🈶保存方式:開封後請勿放在潮濕或高溫的環境,ex:熱水瓶旁或廁所、流理台附近;湯匙分開放,以免手溼放入後結塊;小技巧是先分裝好,減少開關次數,也可以讓幫忙泡奶的打手不會弄錯份量。
🈶沖泡溫度:國際衛生組織建議使用70度的熱水泡奶。

3.心情舒發:

產後的媽媽必定會先面對各種新生兒的問題,解決孩子生理需求固然很重要,但媽媽一定要有信心,如果有任何對寶寶養育問題,可以詢求醫生與護理師的意見,學習正確的知識才是強建自己的首則,產後媽媽的家人及先生絕對是最大的支持,明白大家興奮之情,但也請尊重產婦在未出院或月子時期開放許多人來祝賀,給產婦充足的時間休息,對新生兒也是一種保護,因為此時的新生兒較易感染生病。

如同施醫師所提及,母嬰同室也量力而為!要不然很多新手媽媽壓力好大,手擠奶擠到手抽筋、乳頭破皮、甚至還沒做月子就得了乳腺炎發燒,只為了要親餵(有舌繫帶過短或乳頭短小的媽媽寶寶真的很多),造成產後憂鬱真的就得不償失了。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