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媽媽大調查 » 沒事「ㄉㄨㄞ」一下!玩彈跳床好有趣 但該如何避免運動傷害?

沒事「ㄉㄨㄞ」一下!玩彈跳床好有趣 但該如何避免運動傷害?

彈跳床,遊戲安全,孩童,遊戲,兒童遊戲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陳宜男

近年來各式「彈跳床」相關的遊戲空間非常盛行,家長經常帶著孩童去玩樂、運動的場所之一,有些家庭還會自備小型彈跳床在家中供孩童使用,而我自己也有親身到彈跳床樂園體驗的經驗,真的非常好玩。但身為治療師,在現場也發現一些需要留意的重點,尤其是使用上的安全。媒體也不時會報導有關玩彈跳床出意外的新聞,大多以「關節脫臼」、「骨折」、「脊椎損傷」為主。​那麼,該如何避免呢?

家長時刻在旁的陪伴

孩童的跳躍能力約莫在三歲至四歲之間漸趨成熟,因此許多彈跳樂園的年齡限制都會設定在三歲以上,不過仍建議在彈跳時,家長盡可能全程陪伴。畢竟孩童對於環境安全性的覺察力與敏銳度仍顯不足,尤其是發生突發狀況時更需要家長與孩童一起面對與處理。

指導教練在旁

現場應有指導教練先教導、示範正確且安全的基本動作,並說明可能發生的危險。若指導教練本身也有運動防護相關的背景會更棒唷!

熱身

因為跳躍的動作比起走路和跑步需更加用力,所以如果未做好熱身會讓腿部肌肉群突然之間承受高負荷的力量,容易導致受傷。

穿上護踝

平時足踝部容易扭傷的孩童,建議可以穿上護踝,因為彈跳床的表面較不穩定,也容易導致落地時的穩定性下降,加上彈跳人數較多時,可能導致彈跳床的表面更加不穩定。

彈跳床的接縫

在彈跳床的接縫處附近彈跳時,須特別小心,避免未留意將腳深入縫隙之中,導致絆倒、割傷等情況發生。

選擇人少的彈跳區

盡量選擇人較少的區域,避免太多人同時在同一區域彈跳,多人在同區域彈跳容易相互碰撞導致重心不穩跌倒、踩到他人、彈跳床表面不穩等狀況。

彈跳中避免互相牽拉

彈跳時,不要隨意牽拉手腕處,避免彈跳過程中力道過大而導致脫臼。

彈跳時的衣物穿著

(1)穿著的褲子太長,容易在跳躍時自踩褲管而跌倒。

(2)褲腰頭過鬆,激烈跳躍時褲管容易往下滑,導致自踩褲管跌倒。

(3)應穿著具有彈性或寬鬆的衣褲,避免影響動作的流暢度。

(4)穿著止滑係數較高的止滑襪。

注意彈跳時可能的受傷情形

(1)因彈跳床距離地面有一定高度,如果不慎跌落,將增加挫傷、骨折的風險。

(2)跳得越高,落下的速度與力道也越高,過於激烈的跳躍也將提高受傷風險。

(3)應隨時掌握腿部的疲勞程度,雙腳疲勞可能導致落地時無法支撐身體的重量而跌倒。

(4)未有專業教練的指導下,盡量只以雙腳進行跳躍,切勿隨意執行花式彈跳,如空翻等,避免脊椎相關的傷害。

(5)如有身體不適的狀況應暫停或避免彈跳運動,尤其是體力不濟、血壓過高、頭暈目眩、臉色蒼白、嘴唇發紫,或本身有心肺相關的疾病史。

(6)如在現場發現彈跳床表面有破損導致泡綿、彈簧外露應立即向業者反映。若發現破損處僅以膠帶隨意黏貼填補,則必須格外注意避免踩到,或遠離該處。

家中擺設小型彈跳床

1.包覆彈簧的表層破損,金屬彈簧掛勾外露,導致割傷。

2.跳躍時過於接近邊緣,導致足部深入周圍的塑膠套中,而導致被金屬彈簧掛勾割傷。

3.彈簧斷裂導致床面突然下陷,甚至曾發生過彈簧斷裂噴飛傷人的案例。

4.彈跳床的支撐腳短少,導致彈簧床的穩定性下降,增加跌倒的風險。

5.彈跳床放置於光滑的磁磚表面,且底部止滑橡皮的摩擦力不足,導致彈跳過程中因過度用力而導致彈跳床位移,造成重心不穩而跌倒。

如何搭配彈簧床教孩子跳躍呢?

約莫1歲半至2歲之間,孩子行走的穩定性越來越好,也可以獨立完成蹲下起立的動作,此時為練習跳躍的重要啟蒙時期。以下提供幾個循序漸進的方法,讓您陪著孩子一起探索「跳」的動作!

練習蹲、站交替的動作

初期,可原地反覆練習蹲、站交替的動作。建議可以利用「小青蛙」的遊戲,蹲下時雙手碰觸地板,站起來時拍拍手並學青蛙呱呱叫。家長可以示範正確的動作,並請孩子跟著一起做。

建議可以搭配「膝蓋彎」、「蹲」、「膝蓋伸直」、「起來」等口令,這些口令對於接下來牽著孩子練習跳躍時會有幫助。過程中,家長可以示範正確跳躍的動作給孩子看,並鼓勵他如果可以跳起來會更厲害。

拉著孩子的雙手一起向上蹬高

當孩子熟悉蹲、站交替的動作後,可以牽著孩子的雙手,先 孩子蹲下(配合「蹲」的口令),然後請孩子膝蓋伸直「用力」站起來(配合「起來」的口令),並在孩子準備站起來的同時用力將孩子的雙手往上拉,使孩子站起來時出現墊腳尖蹬高的動作,甚至雙腳離開地面。過程中,家長可以跟著孩子做一樣的動作。

三歲以上跳躍能力漸趨成熟,可搭配「彈跳床/彈簧床」練習,效果加倍

當孩子在家長的牽引下可以順利完成蹲下並往上蹬高的動作後,或已滿兩歲且剛發展出雙腳離地跳躍的動作,家長可以利用彈跳床的彈力,讓孩子體驗跳躍的感覺。牽著孩子一起站在彈跳床上,家長不斷跳躍使彈跳床產生彈力,此時輕握孩子的雙手,在彈跳的瞬間順勢往上拉,借由拉力與彈力,借力使力下讓孩子體驗離開地面跳躍的感覺。

利用彈跳床玩遊戲:火箭大冒險

家長可以先利用影片或圖書與孩子分享「火箭發射」的科學知識。接著,帶著孩子一起玩火箭發射的遊戲,引導孩子將彈跳床想像成發射器,孩子則扮演火箭。將氣球懸吊在天花板上(高度大約為孩子墊腳尖蹬高或跳躍時可以拍打到的距離),當作是入侵的外星人,此時我們要發射火箭去攻擊外星人,請孩子往上跳躍去拍打氣球。家長的手也可以當作是遊戲的素材,請孩子跳起來時拍打家長的手(家長的手可視孩子的能力而隨意移動)。

IBABY愛寶貝親子網】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彈跳床能輔助孩子學習跳躍,使用不慎容易造成意外傷害

推薦閱讀

一跳竟終身癱瘓!你還敢讓孩子玩彈跳床嗎?

「彈跳床」家長指南:促進兒童肢體發展,使用不慎造成終生傷害!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IBABY愛寶貝親子網

IBABY愛寶貝親子網,是一個提供豐富兒童安全知識及觀念的資訊平台,希望讓更多家長及孩子的照顧者在這個平台內獲得更多安全的觀念及回饋。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