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齊確診,3個月嫩嬰沒事全靠「這2招」!消毒用品百百種,你用對了嗎?
【媽媽經編按: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樣的!一名網友在臉書《確診者有話要說》分享自己和老公陸續確診後,因為沒有後援,所以依舊要照顧3個月大的女兒,夫妻倆每天都提心吊膽,深怕會傳染給3個月大的嫩嬰女兒。原PO分享母女共室,女兒健康、毫無症狀的原因全靠「正確戴好口罩」和「酒精狂消毒」。
因為老公13日下班返家後覺得喉嚨不適,快篩後結果為陽性,因此原PO與女兒立刻搬到另一個房間,不讓父女倆接觸。老公在隔天PCR確診後,不料原PO也快篩陽性,第一直覺擔心的就是女兒該怎麼辦?原PO表示:「在知道自己陽性之後,立馬將口罩戴好,完全貼合臉的口罩不可有縫隙」。
原PO感到焦慮不已,深怕一個環節出錯就害女兒確診,瘋狂噴酒精消毒的房間彷彿變身無菌室,空濾24小時開著,甚至表示:「然後我盡量不出房門,口罩在房間也都不脫,也不在房間喝水,想咳嗽要忍住或房門外咳,咳完洗手+全身酒精消毒(上完廁所也是),如果有痰跟要擤鼻涕都去外面的廁所,衛生紙用完就丟馬桶沖掉,立刻洗手與酒精消毒。」
因為跟女兒共處一室,所以必然會需要同睡、餵奶,但原PO會盡可能與寶寶保持距離,除非女兒哭鬧、喝奶或換尿布才需要靠近,萬一不小心碰到自己的口鼻,狂噴酒精就是原PO的應對措施,就算一天下來噴掉半罐酒精也沒辦法,備好備滿是不二選擇。目前夫妻倆都已轉陰,目前寶寶也沒症狀,原PO暫時解除心中的焦慮與恐懼,「但還是選擇在觀察個幾天,如果真的沒問題了在開始打掃房間,我想就算搬回主臥房了。」】
‘‘為什麼編輯要挑選這篇文章”
疫情真的讓全天下的父母好焦慮,擔心自己萬一不小心確診了傳染給孩子怎麼辦?無奈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有條件、有後援,或者是確診了還是要帶著還小的孩子共室,因此分享這則新聞讓爸爸媽媽們看,做好「正確戴好口罩」和「酒精消毒」,同住者依舊可以保持身體健康,在這場確診焦慮裡全身而退。消毒用品百百種,但正確使用才能有效發揮作用!
作者\信義居家
消毒用品百百種,酒精、乾洗手、次氯酸水等,看似都能殺菌但使用方式其實差很大?!小心錯誤觀念造成反效果,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1.《酒精知識+》
■分裝瓶怎麼選?
買到大瓶酒精,想要隨身攜帶,可以用《2號HDPE、3號PVC / V、4號LDPE、5號PP塑膠瓶》及《玻璃瓶》進行分裝,塑膠瓶為2、5號最合適。
■如何存放?
酒精高度具易燃易揮發性,需遠離火源且放置於陰涼通風處,才不易變質影響消毒效果。
推薦閱讀:為何洗手時清潔比酒精消毒更重要?
2.《自製消毒水》
防疫時期應斟酌消毒用品的選擇,例如:酒精抗菌時間較短適合做為乾洗手,而居家大面積範圍,則每日使用強度較大的漂白水稀釋後清潔,並保持良好的通風,維護空氣清潔。
衛生福利部建議每天用1:100(漂白水:冷水)的稀釋漂白水消毒於傢俱、廚房,浴室或馬桶表面則使用1:10的稀釋漂白水。
注意:漂白水已經是很強力的清潔劑,避免與和其他清潔類用品混著使用!
3.《次氯酸水》
介於酒精與漂白水之間的次氯酸水,有良好消毒效果但刺激性較低,主要用在環境與物品清潔,雖無腐蝕性,但如果直接用在皮膚上,長久下來可能引起皮膚疾病等問題,不建議使用於人體。
注意:
■因穩定性差,遇光容易分解,需保存在不透光容器。
■使用次氯酸水、漂白水,至少要停留5秒以後再擦掉,才會達到滅菌的效果。
推薦閱讀:消基會抽查濕紙巾防腐劑超標,證實為誤判!你需要知道的酒精知識
4.《乾洗手噴霧》
乾洗手不是有噴就有保庇喔!正確使用方式為:噴在雙手手心後,必須搓揉20秒以上,手心、手背、指縫、指尖、手腕處都徹底搓洗,才能破壞病毒,達到殺菌作用。
具高度揮發性的酒精,消毒效果其實很短暫,想要長效掃毒要靠專業級的來把關,信義居家提供深度「居家清潔」:於居住空間使用合格消毒殺菌劑,效果可持續2〜8天,有效消除病菌孳生,遠離傳染病!
【信義居家】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防疫大作戰,滅菌神器用多不如用的巧!】
執行編輯:Hovis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揮別突發漏尿、尷尬異味…更年期女性養成3項好習慣,有效重拾乾爽自信生活
許多正值更年期的婦女們都有過類似經驗:一咳嗽或大笑、提重物的瞬間就察覺到褲子滴滴答答,令人尷尬的漏尿問題已悄悄找...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