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太少?頸部張力不足,長大容易坐不住
幼兒感覺統合真是一門學問,只能說從當媽媽的第一天,就身體力行了活到老學到老。雖然無法百分之一百證明,爬行經驗的多少,和頸部張力不足有完全絕對的關係,但目前還是有高度比例的可能性,所以,再次說明:爬真的對孩子很重要!
(推薦閱讀:「6坐7爬8叫媽」0-6歲嬰幼兒發展指標!(106修正補助健檢年齡))
不過什麼時間走?什麼時間爬?還是看孩子的個人情況,他想一直爬,你也無法讓他走;他一直想走,你也無法讓他一直爬,但即使如此,父母能做的還有:引導與誘使孩子多爬。
像已經很想早走的孩子,就不要一直牽著孩子走,讓孩子太早學步。反而用些方法讓孩子多爬,但也是能努力到那就是那!畢竟,孩子會有自己的時間表,那對於已是爬行經驗較少的小小孩怎麼辦?
以同大爺為例,他爬的時間真的不長,而頸部反射未整合其實在生活中會有很多影響,像是容易因為干擾而分心,在教室裡特別坐不住,(但同大爺好妙,在家非常坐的住,學校就坐不住)然後還很愛東摸西摸,也因此又特別容易分心,以下就來分享!
在生活中有那些事可以做,來協助孩子降低頸部張力不足的情況,提供爬行活動。
因為在小嬰兒時期,爬的不夠多,所以現在可以在生活中提供爬行的活動。像是攀岩、或是在家和孩子一起玩爬行的遊戲,在遊戲裡會增加更多孩子爬的動力。攀岩的部份,可能還要去找攀岩場,會受限於場地。
(推薦閱讀:一歲前=爬蟲類!七項親子遊戲學會站起來)
但在公園裡的溜滑梯也有類似要「攀爬」的裝置,同樣需要手腳並用,所以會特別請小傢伙,用爬的上溜滑梯玩耍,以取代走樓梯而上。雖然比起攀岩,爬的階數較少,但也是要同時用到手和腳。
每天5分鐘的貓式因為頸部張力反射尚未整合完全,所以在學校會較易躁動,很容易當頭跟著老師走動轉動時,手腳會出現連動行為,表現出來的會有愛東摸西摸,或坐不住喜歡站起來,甚至有時會愛搖動椅子,而影響專注度。建議可以每天5分鐘的貓式,會有幫助!
(推薦閱讀:爬很重要,但孩子爬對了嗎?)

愛小宜個人也有發現,同大爺通常只要腳懸空,就特別喜歡晃腳,有時晃過頭了,難免容易分心,所以現在在家裡,會特別準備個小板凳,讓小傢伙可以踩在板凳上,也可以改善晃腳的習慣!
【愛小宜的甜蜜小窩】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小時候爬太少,頸部張力不足那些動作可以做?】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孫藝珍也愛用!Bugaboo 殿堂級嬰兒推車,榮登國際名人與皇室成員御用品牌!
成為父母後如何展現時尚風格?除了透過穿搭,當然還要藉著小寶貝的出行工具「嬰兒推車」來展現!源自荷蘭的頂級嬰兒推車...
自拍修圖才敢上傳、每天盯著按讚數!研究揭青少年「缺讚」超憂鬱
作者\優活健康 青少年總會在社群媒體上放自拍照、發文記錄生活,為了能獲取更多認可,大部分的人都會將自拍照過...
爸媽必學6招開學收心操,避免孩子開學症候群
漫長悠閒的暑假即將進入尾聲,長達50多天的假期,孩子們的生活作息可能已經隨性顛倒,面對新學期的開始甚至感到抗拒、...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