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動氣!孩子能聽懂的輕鬆應答法:降低讚美的標準
作者\大場美鈴
起初,父母只是單純的感謝孩子平安出生,但在不知不覺中卻變得貪心起來,期待孩子「這個若會了,就學那個;那個若會了,就再學另一個」。此外,當孩子在各方面能力達到一定程度時,我們也會覺得「這種程度是理所當然」,而忽略了孩子每天的努力。
注意「不經意的努力」
換個立場想,如果爸爸對「回家有晚餐吃」表現出理所當然的態度,媽媽可能會想:「就算只是做一頓飯,也應該抱持感激的心態!」對吧?(笑)
孩子也是如此。像是去學校、完成功課等,即使是看似理所當然、不需要言語稱讚的小小努力,如果父母能夠注意到並給予肯定,對孩子說:「你做得很好!」孩子將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人們往往忽視每天生活中「理所當然」的努力,但只要有人注意到這些努力並予以肯定,無論是父母或孩子,都會感受到回饋的滿足感。

▲父母不動氣,孩子能聽懂的輕鬆應答法:立即可用!常見教養情境x話語範例,跟孩子好好說話不心累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有些孩子運動能力很強,但學業方面稍有不足,有些孩子數學很好,但覺得國文很難。
而且,隨著孩子的優勢和不足之間差距愈來愈大時,他們的發展領域也變得愈來愈窄。特別是在那種強調「要跟大家一樣」或「要做到所有事情」的環境中,孩子往往缺乏明確的成功經驗,難以獲得顯著的成果。
儘管如此,父母和老師還是常以孩子擅長的部分做為標準,例如「你已經學會數學了,國語也應該能夠做到」,或是用「大家」和「平均水平」當標準,例如「你已經〇年級了,這些應該都會做了吧?」總之很容易將焦點放在孩子做不到的事。
有些孩子非常努力去克服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卻沒有被周遭的人注意到,使他們對自己也失去了自信。
因此,將孩子的優勢做為標準的父母,或是對孩子抱有更高期望的父母,可以試著降低自己的「讚美標準」。以孩子「做不到的部分」和「不擅長的部分」,做為評估孩子的標準,這樣會發現孩子有很多優點呢!

▲父母不動氣,孩子能聽懂的輕鬆應答法:立即可用!常見教養情境x話語範例,跟孩子好好說話不心累
【親子天下 】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父母不動氣,孩子能聽懂的輕鬆應答法:立即可用!常見教養情境x話語範例,跟孩子好好說話不心累】
推薦閱讀: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