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緒處理」如同鏡子照映出小孩表達方式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很多家長應該很有感,當幼齡的孩子在某個階段很喜歡亂丟東西,說了無數次「不行、不可以亂丟」,但他們還無法直接從話語去理解為什麼不可以亂丟、這樣有錯嗎,因此總讓家長覺得制止效果不佳,結果就是情緒失控、傷透腦筋。
不做打罵教育 以免孩子復刻
或許正是因為說了太多次的「不行、不可以亂丟」,所以孩子已經對這些話語徹底麻木,完全無感。如果爸媽面對這種狀況,情緒爆發用打罵的方式管教孩子,他們往往會聚焦在爸媽的憤怒情緒,壓根忘了自己到底犯了什麼錯,腦海中也只記得爸媽兇惡嚇人的嘴臉,請各位爸媽要記得,改變孩子的錯誤行為,就不能以同樣錯誤的方式去強壓孩子,也許打罵教育可以短暫制止孩子犯錯,但無形中卻加深了孩子負面行為的強度,因為六歲以下的孩子隨時都在模仿爸媽的一言一行,當然也包括了他們在面對壓力時的情緒表達方式。
若換個方式,當孩子每次亂丟玩具或家中物品時,請他們自己把丟的東西撿起來,孩子便容易理解到自己丟的還得自己撿的行為後果,讓他們了解做某些事可能要付出某些代價,這會比說了無數次的「不行、不可以」來的更有效。當家長期待孩子擁有高情緒智商的同時,爸媽應該先自問,孩子犯錯時,能否靜下心並瞭解背後的原因和動機,站在孩子的立場同步感受,而不完全被自身情緒左右。

▲圖片來源:《 母子逆緣》劇照
面對各種情緒 學習處理反應
當我們在面對情緒、處理情緒問題時,常常會累積成為一種習慣,看不過去就開罵、講不聽話就動手,一旦讓負面情緒會主動引發某個反射動作,自然很難理性教育孩子,以情緒、打罵主導的教養方式,常常也會在孩子長大之後引起他們情緒化的反抗,陷入情緒失控就動手、辱罵等負面情緒所主導的窘境。
爸媽若能夠以嚴肅且堅定的語氣向孩子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孩子便容易學習、內化這套情緒管理模式,培養出面對高壓情境的應對能力,別讓孩子只記得我們情緒爆發發狂失控的樣子。
推薦閱讀: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養成「獨自搭機」小孩!空姐媽媽的國際育兒術觀察
作者\Sandy仙娣 我待過三家不同的國際線航空公司,每天因為航線不同而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
父母必學超完美教養法:沒有處罰的「教養隔離法」
作者\Mella 所謂的『隔離』最終的目標是要引導孩子不靠外力(打罵、威脅、恐嚇)就能學會...
爸媽不苦惱的孩子交友問題:同學在說別人壞話…但不討厭他呀!
作者\柳潤煥 我家孩子會跟朋友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之前,我聽到他講平常很要好的同學的壞話,...
孩子對不雅字句一知半解?家長「不做反應」才能不讓他們「更故意」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你家孩子是否常常語出驚人?正當爸媽納悶、疑惑地問孩子從哪學來的時候,他...
榮耀都獻給天堂的外婆!如果沒有相信他的外婆,就沒有此刻的球王梅西!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如果沒有全世界最相信他的外婆,就沒有此刻的梅西!就算十分有天賦的小孩,...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