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確診3歲女卻沒事,就靠15點堅持!堅強夫妻:我們只想保護她直到最後一刻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疫情期間,對父母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即便政府如今朝向與病毒共存,但父母仍不願讓孩子暴露在風險之下。一名李媽媽在臉書社團分享自己與先生確診的10天血淚史,兩人染疫後的共識就是「力保女兒不要被感染」,嚴謹的在家進行清消、隔離,如今三人都已經解隔離,她將經歷分享出來,表示:「希望能幫助和我當下一樣崩潰和擔憂的父母。」
李小姐分享,自己從來沒有保證自己不會確診,但看到兩條線的當下,心裡還是不免非常傻眼,且令她更崩潰的是,先生在第二天起也一起淪陷,然而兩人沒有驚慌失措,第一時間就打給有護理背景的幼兒園園長,尋求如何在父母雙雙確診的情況下,仍然保護孩子不被感染。
李小姐的女兒目前3歲10個月,因為當下不確定孩子有沒有染疫,所以不敢貿然將孩子送去給其他親友照顧,李小姐在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時表示:「說真的,3歲沒有打疫苗,我們不知道確診後對她的影響會不會很嚴重或什麼的,另外我們夫妻都確診,也不知道如果連小孩都確診後,我們的狀況能不能給她最好的照顧。」在這樣的情況下,夫妻倆就共同決定要用「看得到但不接觸」的方式照顧孩子。
李小姐表示,幸好3歲女兒還算是獨立,也能夠自己吃飯,而且在這兩年的疫情下,學校與爸媽都時常教導她一些防疫相關知識,也有一些習慣,因此在事先跟孩子有良好的溝通後,女兒大致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李小姐仍說:「當然我們看了還是很心疼,因為真的是被迫長大。」
在這10天內,李小姐與有護理師背景的園長聯繫後,使用以下這15個方法,成功避免了3歲女兒染疫,她也希望這些方法可以給父母們一些方向與安心。
1. 消毒所有物品:所有床單被子全部換掉
2. 分開分食:碗盤都不會放在同一個空間,我們的碗盤通通放在我們的隔離的地方
3. 不再同一個空間:孩子在客廳 我們就在房間 孩子在房間 我們還是躲在自己的房間
4. 讓孩子學習凡事自己來:雖然孩子只有三歲半,但一些基本的能力都有,準備好她的三餐,讓孩子自己吃飯,我們在房間用視訊陪她。自己睡覺,我們在外面講故事給她,自己玩耍,自己廁所。如果真的要協助,我們就是隔離外套+一次性手套+面罩。
5. 在客廳拉出封鎖線:她不能超過,我們多半躲在房間裡,告知孩子有事情都可以大聲呼喊,爸媽都在
6.常穿隔離衣、隔離外套:每次洗澡,準備分食時,我們總是穿起隔離衣,面罩、手套、口罩永遠都是雙層,完成後,隔離外套就是清洗、面罩消毒、手套丟掉
7.孩子只有吃飯才會摘下口罩:睡覺、泡澡、她都依舊帶著,這個不強迫孩子,我女兒是因為學校也都帶著,已經習慣。
8.父母絕不在孩子面前脫口罩:基本上也幾乎不與孩子多說話,就是簡單回應。但是一開始有讓孩子知道父母生病,需要她一起幫忙。
9. 孩子睡覺後開始清消:漂白水稀釋消毒所有地方
10.酒精噴槍沒有斷過:我幾乎把酒精當護手霜擦拭10天,用掉5-6瓶酒精
11.保持家裡通風:家裡所有窗戶打開,空氣清淨機和循風扇沒有斷電,如果很熱會開冷氣,但是窗戶依舊沒有關
12.衣物每天換洗:孩子每天起床的睡衣每天換,我們的睡衣家居服也都每天換,只有要洗衣服的時候,我們的衣服才會拿出去
13.消毒晾曬好的衣服:收下來的衣服,我會用酒精噴霧槍一件一件噴
14. 所有父母碰過的地方都一一擦拭:廚房完成後用漂白水消毒
15.隨時注意孩子的體溫:半夜我也會起來量
被問到是否有想要放棄的念頭,李小姐搖搖頭表示沒有,因為她不知道孩子若確診會承受些什麼,「我們只想保護她,直到最後一刻。」李小姐說,當然她的心裡也相當心疼,孩子在這十天內,每天自己玩耍、自己吃飯,累了就在狗狗身上睡著,李小姐笑說:「幸好還有狗狗的陪伴。」這十天,他們真的就這樣撐下來了。
然而,李小姐也補充,這是他們的故事,沒有一定,也沒有絕對正確,每個家庭有不同的情況、每個孩子也都有不同的個性,但她表示:「消毒環境、口罩不離、通風,是最基本的。」希望能夠給需要的爸媽一個經驗參考,也希望所有在疫情下的家庭,都能順利度過。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揮別突發漏尿、尷尬異味…更年期女性養成3項好習慣,有效重拾乾爽自信生活
許多正值更年期的婦女們都有過類似經驗:一咳嗽或大笑、提重物的瞬間就察覺到褲子滴滴答答,令人尷尬的漏尿問題已悄悄找...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