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用「存存花花存錢法」建立小學生正確使用零用錢習慣

用「存存花花存錢法」建立小學生正確使用零用錢習慣

親子
▲圖片來源:《暖男爸爸》劇照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財務規劃【依】點通

有媽媽在問:小學三年級女兒說班上同學很多都有零用錢,到底該不該給孩子零用錢?如果要給,要給多少?會不會讓孩子有不勞而獲的想法?

身為一個財務規劃顧問和兒童財商教育老師,同時也是一個三寶媽咪,我一向主張正確的金錢觀念要從小開始培養。給孩子零用錢的目的,不是告訴他們不勞而獲,而是讓他們從小練習「使用」和「分配」金錢。

我們家的做法是:小一開始給零用錢,一周$50元。同時我為每個孩子準備2個小豬撲滿:一個存錢用(存存)、另外一個消費用(花花)。我教育孩子,每拿到一筆零用錢(不管金額大小),都要至少存一半以上到「存存」撲滿,剩下的再放入「花花」撲滿。

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可以從小金額開始、進行多次練習,建立正確金錢使用觀念和習慣,那就是:

「收入」-「儲蓄」=「消費」(先存再花)

並且我會告訴孩子,錢放到「存存」裡,就不可以再拿出來,因為存錢的目的是為了「目標」(例如一次遊樂園的門票);同時要教會他們明辨「需要」和「想要」,小孩子難免看到喜歡的東西會跟父母討,我就會提醒他們,想一想自己「花花」撲滿裡的錢夠不夠,如果夠的話,我也會讓他們自由支配。久而久之,他們也能自己判斷「價值」和「價格」的差異。

其實這就是我們大人在進行收支管理時很重要的分離帳戶的觀念,小額零用錢正是讓孩子建立使用金錢好習慣的很好機會。

以下我也整理了幾個父母常見的問題:

問:如果喜歡的東西「花花」撲滿裡面錢不夠,要請你拿一點存的撲滿的錢,請問要怎麼講會比較適合呢?(畢竟那也是小孩存的錢)

答:所以我會要孩子先設立「存存」的「目標」,並鼓勵他們完成目標。在目標還沒有達成以前,「存存」裡面的錢是不可以支用的。「財務目標」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要設下一個財務導航,確保我們最終能過上理想的生活。

舉例而言,我們成人為自己設立了「退休金準備」的目標,那麼專門為了這個目標準備的儲蓄或投資帳戶,自然在我們達到這個目標以前也是不會任意去動用金額的。所以說,雖然都是自己的錢,但是「花花」裡的錢若不夠,那就不能進行額外的消費。


問:那是不是就不要放撲滿了,直接帶孩子去銀行開戶,用轉帳累積到一個金額,跟他一起挑選基金,順便訓練一些相關的理財知識,會比放在撲滿更好?

答:存撲滿的用意,是要讓孩子「多次練習」「小金額」的「分配」,先建立「分離帳戶」「先存後花」的概念。當然隨著孩子年紀增加,適時引導「投資」的概念是很好的。


問:零用錢到底該給多少?要不要隨著年紀增加,又要增加多少呢?

答:零用錢增加的金額,我覺得沒有一定的答案,因為給零用錢主要的目的是要讓他們「練習使用金錢」。父母可以使用的一個小心機是,在協助孩子訂立目標的時候,觀察孩子喜歡些什麼,引導他們從建立小目標開始。再視目標的金額和發放的頻率,去計算發放的額度,隨著年紀漸增,額度也緩增(不要讓他們太快達標,這是在告訴他們財務目標的實現需要透過「時間」去累積)同時可以跟孩子討論父母親的工作,告訴他們父母的收入來源,這樣他們才會知道得來不易。


問:想詢問在哪些方便由父母支出呢?哪些方面又從「花花」支出呢?

答:先教孩子從辨別「想要」和「需要」開始。如果是生活必需品,基本還是可以由父母支出,超逾此範圍,那就要從小朋友的「花花」裡面去負擔。
舉例來說,孩子「需要」一個橡皮擦$10元,父母出;但若是「想要」一個「鬼滅之刃」橡皮擦$15元,那麼父母還是出$10元,剩下的差額孩子要自行負擔。他們就會自己認真思考並做出自己的判斷。


推薦閱讀

什麼?!原來財務狀況也有健康指數!

一顆假蘋果,也能意外開啟斜槓新身分?!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財務規劃【依】點通

嗨!我是Alice,ㄧ個三寶媽咪,同時我也是財務規劃顧問和兒童財商教育老師。
大學、研究所時期主修法律,曾經我有長達10年的時間是在金融業從事法務的工作,直到結婚、有了孩子我選擇暫別職場4年,那段沒有收入的日子使我意識到財務規劃的重要性,因此努力進修,後來陸續取得RFC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認證顧問,決心轉換跑道,想要幫助更多的人了解財務規劃的價值,也解決財務上的擔憂,過上理想生活。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