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婚姻真心話 » 罵完孩子,其實自己也很後悔⋯ 別讓孩子成為發洩情緒的垃圾桶

罵完孩子,其實自己也很後悔⋯ 別讓孩子成為發洩情緒的垃圾桶

親子關係,女人心事,親子關係,情緒管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劇照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海原純子

壓抑不愉快的情緒而為一點小事就暴怒的情況,其實比想像中還多。這種狀況下,母親發洩怒氣跟不愉快情緒的對象大多都是孩子。在焦躁的情緒下,有時會因為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就罵人,甚至打小孩。

這種時候孩子會對媽媽莫名其妙的憤怒不知所措,感到很難過。媽媽在忍不住大罵孩子之後也很後悔吧?

覺得對孩子感到過意不去,就坦然道歉吧。這時要留意的是讓孩子清楚看到媽媽的內心。

「媽媽被其他事情煩到心情不好才遷怒你,對不起。並不是你做了什麼錯事媽媽才大聲吼你。」

這樣道歉的話,孩子應該可以諒解吧。如果孩子面對不合理的對待,事後媽媽也不加以說明,孩子就會變得隨時看媽媽臉色,或是對媽媽不再信任,甚至因為怕媽媽不高興而說謊。

5

我曾遇過一位女士,她說小時候每次在房間裡只要踩到榻榻米的邊緣,媽媽就會狠狠揍她一頓,她腦中雖然浮現「為什麼媽媽會為這種小事生氣呢?」的情緒,卻立刻壓抑著忍下來,但後來她變得再也不相信母親了。

母親可能因為微不足道的小事傷害了孩子。親子之間在建立基本的信任關係時,媽媽要記得不能把孩子當做自己的垃圾桶,發洩憤怒跟焦躁的情緒。

壓抑不愉快的情緒而為一點小事就暴怒的情況,其實比想像中還多。這種狀況下,母親發洩怒氣跟不愉快情緒的對象大多都是孩子。在焦躁的情緒下,有時會因為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就罵人,甚至打小孩。

推薦閱讀
為母則強,變強前我是個好媽媽?

時報文化】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跟孩子一起變幸福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擁有31年文化出版的厚實基礎、穩固的經營體質,未來將繼續以「文化傳承」的精神為依歸,肩負文化與教育的功能,在獲利與理想間尋求最佳之平衡點,一方面要提昇全民知識水平、為後代留下文化資產,同時兼顧讀者各方面的需求,繼續耕耘廣大的華文出版世界,與讀者一同打造知識產業,建立華文出版文化國度!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1 2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