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師:權威控制下的孩子,長大後唯一能做的就是「遠離父母」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對孩子而言,擁有專制的父母並不是一個可以輕易解決的問題,如果孩子出生在這種家庭,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走開」。除此之外,長大後的他們,會有以下5種模樣:
控制型家庭長大的孩子模樣1. 與父母保持距離
權威型父母經常以恐嚇的方式來控制孩子,因此,大部分的孩子長大後會與父母分開住。他們與父母疏遠或停止與父母聯繫,孩子可能會因為不想和父母在一起而感到矛盾、困惑和內疚,或者因為沒有照顧父母而感到羞恥,但是對自己負責與照顧他人一樣重要,孩子必須平衡自己的幸福與所謂的家庭責任。
控制型家庭長大的孩子模樣2. 習慣尋求父母的認可
權威型父母的孩子長大後仍然允許自己被父母的憤怒和批評所控制,一旦父母意識到孩子在抗拒控制時,他們便會增加言語攻擊和侮辱,讓孩子感到痛苦。除非孩子心智夠堅強,才能允許做自己,相信自己不再需要父母的肯定。
控制型家庭長大的孩子模樣3. 普遍缺乏自信
這些年來,權威型父母對孩子說了各種各樣的壞話,孩子甚至可能開始相信他們。孩子必須讓正向的自我對話和自我肯定成為日常習慣,相信自己是直得受人喜愛的,即使那些應該愛你的人卻不愛你。
控制型家庭長大的孩子模樣4. 長大後需要重新認識世界
在權威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被嚴格的規則洗腦,直到出社會後,孩子才會發現對世界的某些理解是不准確或錯誤的,權威並不總是正確的:如果他們不講道理,我們應該去挑戰他們。
控制型家庭長大的孩子模樣5. 很晚才學會做決定
權威型教養方式的父母通常會規定穿什麼、去哪裡、吃什麼,甚至是怎麼吃。這種類型的教育不會讓孩子做好自己做決定的準備,成年後必須自己做決定可能具有挑戰性,想到父母可能的反應,孩子可能會擔心。
如:
爸爸大吼:「你都沒有尊重我們!」
媽媽斥責:「你這樣是丟我們家的臉!」
童年是天生的、痴迷的
如果你看一個兩歲或三歲的孩子做東西,他們是會「著迷的」,如果你把一件東西搬錯了方向,他們就會發脾氣,他們的整個世界都會崩潰,那是自然的,你應該給他們自由,去玩,去痴迷。美國心理治療師Eric對專制育兒有很多話要說,大多數父母都真誠地想扮演好一個好父母,但他們更應該要知道世俗成就不應高於我們孩子的自然成長和心理健康。
如果你想要莫扎特,你可能不得不每五分鐘就糾纏你的孩子練習作曲。你可能會對自己說:「無論那種生活有什麼缺點,培養一個擅長音樂的孩子是我一生的目標。」你還可能會爭辯說:「如果你不這麼做,就等於沒有盡力激發孩子每一分潛力。」
然而,這不是一個好主意:你可能培養了一個莫扎特,但你會得到一個受折磨的莫扎特。就像儘管梵高畫得再漂亮,他還是自殺了。我們可以練習所謂的「善意忽視」,讓孩子順其自然,而不是強迫他們走特定的道路或推動他們取得特定的成就。
推薦閱讀:
父母別再用「把愛撤回」的傷害式教養法,一時的情緒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影響!
孩子的教養方式不同恐影響婚姻關係!這5種養育風格衝突和3種解決辦法一定要看
我要回應
2024-04-02 00:10:36
2024-04-01 14:25:42
2024-03-31 23:56:10
2024-03-31 14:15:44
2023-01-12 05:32:21
2023-01-11 06:46:13
2023-01-10 08:07:08
2023-01-09 23:34:15
2023-01-09 15:34:26
2023-01-09 14: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