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上課都在睡!老覺得孩子懶惰?原因可能出在「肌肉張力」不夠

上課都在睡!老覺得孩子懶惰?原因可能出在「肌肉張力」不夠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職能治療師 張旭鎧

緯緯是一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從這學期開始,老師發現他上課時常用手托住下巴聽課,過一會兒就整個趴到桌上了。老師原本以為他不喜歡上課,後來與媽媽談起,發現他在家寫功課時常是趴在桌上寫,就連看卡通時也不坐好,非得躺在沙發上看。

於是從提醒開始,甚至到了動用處罰也改正不了緯緯的壞習慣,連帶使得親子關係也變的不好。後來經人介紹求診於兒童復健科,經由職能治療師評估,發現緯緯是個肌肉張力較低的小孩。

肌肉張力較低的小孩,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因為它們肌肉張力較低,肌耐力也不夠,從事一項活動所需用的力量要比別人來的多,所以會比一般人容易感到疲累。因此他們會不斷變換姿勢或用較不費力的動作來完成活動。

父母除了由以上的症狀來大略發現孩子是否屬於肌肉張力較低的一群外,更可從一些簡單的動作來觀察,如:孩子的手指可以往手背方向彎曲、手肘伸直時角度超過一百八十度、孩子跪坐時可將腳向外張宛如W形的坐姿等。但這受到孩子是否受過體操訓線及性別不同而有所不同。

對於肌肉張力的建立,可由以下幾個活動加強:

跳床活動:

可以一邊跳床一邊投球,藉由跳床時對下肢關節的刺激可以增加下肢的肌肉張力。

小牛推車:

孩子雙手撐地,媽媽抓住雙腳,讓孩子用雙手走路。

小狗爬:

孩子以雙手、雙膝著地爬行,爬行中可誘發上下肢之肌肉張力。

阻力活動:

如拔河、推重滾筒等需持續用力之活動,可加強肌肉張力。

體能活動:

培養孩子每天運動習慣,如跑步、跳繩、直排輪等以培養足夠之肌耐力。

提醒:

最好的活動就是從日常生活做起,隨時提醒孩子改善不良之姿勢,當然,一開始可由短時間開始,然後慢慢延長時間。例如,在課堂上, 老師可要求孩子坐姿端正,先由五分鐘開始,後慢慢延長到整節課的時間。

肌肉張力較低的孩子並不是懶惰,只是生理狀態使他無法達到一般人的要求。我們應以鼓勵代替責備,一起與孩子認識及面對他所遇到的問題,更應積極尋找專業的協助,以免現在的生理問題,造成將來的心理問題,進而影響學習與成就。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沒有確認肌肉張力高低,別輕易說孩子懶惰!

推薦閱讀:

容易被異樣眼光看待?吃肉更營養?孩子被強迫?破除吃素三迷思!

小孩健康的3大指南:給孩子的「健康力測試」,這10件事是否都有做到?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張旭鎧

張旭鎧職能治療師
高雄醫學院復健醫學系畢業
職字第000301號
OT4 四級職能治療師

現任
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
社團法人臺灣兒童潛能發展協會秘書長
社團法人臺北市青少年暨兒童關懷福利協會秘書長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先天及代謝疾病關懷之友協會監事
社團法人台灣雷特氏症病友關懷協會顧問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揮別突發漏尿,重拾乾爽自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