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作家投稿 » 生活放輕鬆 » 自主老年生活計劃

自主老年生活計劃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來賓/伊甸董事曹愛蘭、牧師張來好

 

主持/詹慶臨     錄音/李繼吾     攝影/簡瑞廷     刊頭設計/謝馨霈

 

本集提要:

本集我們要探討一個每人遲早都需要關心的議題——老後生活的規劃。或許有人現在年齡尚輕,還未深切感受到,但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加速發展,這將成為我們無法忽視的重要課題。

台灣每年大概有40幾萬人變成老人,獨居人口的快速增長,無論是高齡者選擇獨居,還是因為家人不在身邊而不得不獨居,他們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孤獨與生活上的挑戰。在這多樣化的獨居現象背後,隱藏著對家庭支持與陪伴服務的巨大需求。

因此,本集《雲端恩語》特別關注這個時代的重要議題,並聚焦於「關懷經理與家庭陪伴員服務計畫」,希望透過深入的討論,讓更多人了解並關心高齡者的需求。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兩位特別來賓——伊甸基金會曹愛蘭曹董事與張來好牧師,一同來分享他們的經驗與見解。

 

(圖說:願長者都能在退休後,擁有老去的尊嚴與美麗,我們一起加油!)

 

精華片段:

曹愛蘭:「關懷經理」底下他可以幫你安排,比如說你要去看病。可是我行動不便,有時候醫院又要跑這裡、跑那裡,醫生跟我講什麼服藥方式可能我不是很清楚,我們就有一個專門陪病員的訓練。如果我要去旅行,比如說想去南投玩一趟,可是我沒有能力自己一個人出去玩,就有一個陪伴我去旅行的人。我們會訓練各種各樣的「陪伴員」,那這個「陪伴員」是誰?我們剛提的「關懷經理」會去幫我安排,讓我不至於因為老了,就要困居在一個小小的房間裡面,下不了樓梯,然後出不了門,最後變成很憂鬱、很不快樂的老年人。我們期望第一個要得到安心的老年,第2個是快樂的老年,能夠去參加活動,如果你不方便去教堂,就有人開車來送你過去之類的,就是有人會幫你安排你生活中的行程。

詹慶臨:哇,聽到這裡,我覺得真的不可思議啊!老年生活可以這樣的安排,那我們都不要擔心了。

張來好:剛才講「關懷經理」,還有這個「陪伴員」兩種啊,不同的身份我覺得很好欸,在自己還能夠行動的時候,有這樣的一個資源進來幫助,對老人家是比較安心的。

詹慶臨:而且在我們腦袋還夠清楚的時候,自己先規劃好。

 

(圖說:有了「關懷經理」與「陪伴員」的職務設計,將使老年生活更有尊嚴。)

 

訪談片段主題:

(04:01)從一對大學教授退休夫妻的困境談起

(09:28)組成台灣望年協會的源起

(12:07)「關懷經理」的功能

(14:52)人在頭腦還清楚時要做先做好老後生活規劃

(16:24)「關懷經理」的服務使獨居長者更安心

(18:13)「關懷經理」擁有社工功能,幫忙分配資源,為不同需要的長者規劃服務

(20:36)建議關懷經理的收費方式

(24:15)老老扶持,一起「共享生活」、「共享勞動力」、「共享照顧」

(26:01)建議公司企業為退休的員工除了退休金外,也協助做好老年的規劃

(31:40)禱告

  (32:18)在青銀世代共創雙贏

 

訪談摘要內容:

(04:01)從一對大學教授退休夫妻的困境談起

曹愛蘭:我就很驚嚇,怎麼搞的?這是怎麼回事?然後我進到裡面去,就發現他太太衣衫不整啊,她原來是一個非常優雅的老人,但她把長褲穿的很高,然後頭髮散亂就坐在客廰,然後再聞到難聞的味道,來源就是房間裡面那個我們敬佩的老師啊……

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政府是針對低收、中低收的獨居老人才會去協助,在我認識的很多人當中,就一直聽到類似這樣的例子。就是有外勞卻沒有很好機制監督服務的品質,讓大家對於自己的老年就會非常不安心,都在想說,等到我需要子女來幫助的時候,如果我的子女不在我的身邊,或者我子女住在更遠的地方,或者我子女被關,剛好有官司,或者我子女比我早死了,那我的老年是不是就是這麼悽慘?

 

(09:28)組成台灣望年協會的源起

曹愛蘭:ATP就是advance total planning,就是個人提早做好自主的老後生活計劃。在我們頭腦還清楚的時候,把老年生活安排好,望年協會就在這個前提底下,出版了一本小冊子叫做「老年生活筆記本」。

 

(圖說:「老年生活筆記本」協助我們預先思考老後生活的規劃。)

 

(12:07)關懷經理的功能

曹愛蘭:如果有一天我需要幫助的時候,可是我頭腦已經不行了,我們就會找一個「關懷經理」,簽下服務的合約。「關懷經理」是一個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他知道怎麼去評估你的需求,知道怎麼去結合資源,由這樣的人來當我的「替代子女」。他會幫助長者,比如說我剛提到的教授夫妻,他會去幫助申請外勞,幫助教導外勞怎麼樣照顧,會常常來看長者,觀察是不是被照顧得很好。像這樣的「關懷經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想讓人家以為是長照系統的人員,所以我們就他為「關懷經理」。

 

(圖說:曹愛蘭董事從社會局局長退休後,一直持續推動自主老年生活計劃的理想。)

 

(14:52)人在頭腦還清楚時,要做先做好自主老年生活規劃

曹愛蘭:趁頭腦還清楚時簽下「病人自主權利法」、寫好遺書、做好居家無障礙修繕(如搬到有電梯的住宅、加裝扶手等)、決定老後無法自主照顧時要去怎麼的機構或住宅養老等事項。

1. 預作準備,為自己立下法律保障的意定書。

2. 專業生活祕書,協助你完成財務、醫療、生活全計畫。

3. 從定期關懷到資源媒合,讓老年生活不孤單。

4. 失能或失智時,依意定書守護你的權益。

5.「 關懷經理」成為替代子女,安心面對未來每一步。

 

(16:24)「關懷經理」的服務使獨居長者更安心

張來好:講到「關懷經理」,還有這個「陪伴員」兩種,不同的身份的照顧,我覺得很好,在自己還能夠的時候,有這樣的資源將會使無家人照顧的老人家安心。

 

 

(圖說:張來好牧師在教會上12週的生命繪本故事書,孫子孫女一起參加阿嬤的成果展。)

 

(18:13)「關懷經理」擁有社工功能,幫忙分配資源,為不同需要的長者規劃服務

曹愛蘭:日本一年有3000位獨居老人死在家裡沒人知道。而台灣獨居老人現在有59萬人,社團法人台灣望年協會成立的構想是我(曹愛蘭女士)在2019年9月發起,直到2022年 3 月 13 日正式成立。目前以社會教育為主,宣傳自主老年,倡議老人在高齡化、少子女化時代,需要更貼心的安排和協助,才能幸福安全。

 

(20:36)建議「關懷經理」的收費方式

曹愛蘭:可以打電話給「望年協會」,要到免費的「老年生活筆記本」,「望年協會」每個月都有專題的講座,教導您如何去做自己的老年生活計劃。在初級的長者需求不多, 隨時可以打電話給「關懷經理」提問,「關懷經理」每個月都一定要打電話來跟你問安,看你有什麼需要他幫忙的地方。初期的費用就非常的少,每個月約500元。如果你到中級的時候,像伊甸基金會有「以房養老」的方案,我們一個月是收1500元,像這樣的價格其實也是很少的,最主要就是他要去訪視你,就你的狀況如何,給予必要的協助。比如說幫你叫車啦,或者做一些陪伴。幫你去釐清楚你的需要,幫你規劃、申請服務。那到第三級,他可能費用就要再加一倍,因為專案經理可能就一個禮拜要來兩次,來訪視你的外傭做得怎麼樣等等,一個「關懷經理」等於是一個社工,按你需要多少小時的服務,然後用這個時間量來決定價格,如果我們服務的對象是有能力付費,我們就會提供這個智慧的服務;但如果我們服務的家庭沒有經濟能力,那我們就會把他轉介給政府的社政部門,尋求政府資源來協助。

 

(24:15)老老扶持,一起「共享生活」、「共享勞動力」、「共享照顧」

曹愛蘭:我覺得在老人這個世代一定要有互相幫助的概念,準備好儘量去幫助、善待別的老人;那當我老了時候,年輕一點的老人就來幫助我。這樣的概念一個是互相幫忙。另外一個就是共同的生活,我們叫做「共享生活」、「共享勞動力」、「共享照顧」。目前伊甸基金會正在規劃「共老的住宅」,就是希望幾個老人住在一起,那年輕人就去幫助年老的老人,然後我們需要的居家照顧等服務是可以不必一個居家服務員要跑好幾個不同的地方,我們就在那棟樓裡接受幫助,這樣就可以節省很多的人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為未來的老年做好基礎。

 

(26:01)建議公司企業為退休的員工除了退休金外,也協助做好老年的規劃

曹愛蘭:我希望每一個公司,尤其是大的公司,為自己退休的員工做好老年的規劃,這樣對員工來講才是最美好的公司回饋。也許我們先從「伊甸基金會」開始做起,先來為我們未來老年的退休的員工建立安全的幸福的老年計劃。因為政府的能力只能去照顧最弱勢的族群,那我們來照顧自己的員工,我覺得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工作典範。

張來好:我覺得曹董事提到的老人共同的服務非常好,希望能夠早日做到這個部分,及早去做自己的老年生活計劃,然後影響其他的企業團體,那我相信這樣子去推動的時候,整個國家安定的力量會很大。

 

(圖說:張來好牧師與兒孫們共度一個快樂的母親節。)

 

(31:40)禱告

張來好:親愛的耶穌,我們來到你的面前感恩,聽見曹姊提出來對老人家有益的一個協助計畫,主,求祢祝福。當我們的國家進入了老年化的光景,我們需要有更多的人動起來,讓老人服務的事工能夠成就,讓老人家安心。求祢繼續賜福這樣的計劃,謝謝主垂聽我們的禱告,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32:18)在青銀世代共創雙贏

詹慶臨:讓我們共享這個世代所有的便利,一起「共享生活」、「共享勞動力」、「共享照顧」。願「關懷經理」、「生活服務員」的工作設計能幫助老人們安心進入老年階段。願企業能提供安老計劃,讓員工更在還有工作產能的時候,能夠放心工作,不用擔心老後生活,這是企業重要的社會責任,也將帶來社會的安定。希望這些的努力能夠減少年輕世代的負擔,老老扶持,健康老人也來支持失能的老人,年輕的老人能夠陪伴年老的老人。大家一起在這個新世代裡,共同有理想、有夢想,而且活得更加有尊嚴有意義。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25. 05.16   NO.459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伊甸基金會

已故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針對兒童、身心障礙者、老人等不同服務對象,提供直接與專業的社會服務,從成年身心障礙者職訓、就業輔導、心靈重建開始,進而延伸至發展遲緩兒的早期療育服務,以及高齡老人居家照顧。
伊甸秉持著「全人全生涯關懷」,提供服務使用者身、心、靈的支持。此外,更將服務推廣到海外,不僅在越南成立服務中心、四川災後重建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苗栗住宿}露營營區推薦:南山傳奇露營區(自搭帳.露營車.狩獵帳),就算零裝備也可以來體驗露營樂趣,還可以看到超美雲海!

{苗栗住宿}露營營區推薦:南山傳奇露營區(自搭帳.露營車.狩獵帳),就算零裝備也可以來體驗露營樂趣,還可以看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