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所問「為何會早產?」二寶媽超崩潰!可否把哺乳的決定權還給母親?
【媽媽經編按:產後媽媽雖沈浸在誕下寶寶的喜悅,但外界的意見和建議看似好意,但實際卻成了媽媽們巨大壓力源之一。產後需要時間和空間去恢復身體狀態,也需要將心理狀態給穩定下來,絕對是媽媽們集體面對的難題之一。一名婦產科醫師烏恩慈醫師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近來有一名媽媽接到一通衛生所打來的電話,生第二胎時有稍微早產的情況,不過寶寶生命徵象穩定、母子均安。但早產原因不得而知、也無法預防,只是沒想到衛生所打來詢問的不是母乳,反而是「媽媽,你為什麼會早產?」
該媽媽被問得愣住,反問「早產不是沒原因嗎?」,但衛生所表示「我們這邊要登記妳為什麼會早產,想請問媽媽你為什麼會早產?」烏醫師對此表示可以理解早產發生率是醫療指標之一,但質疑的問題點是「怎麼會是從媽媽端搜集資料呢?到底是誰賦予衛生所這樣的權利,侵犯媽媽的隱私權?」
許多媽媽在產後會經歷產後憂鬱,萬一這通電話帶來的是無限的壓力、或成了壓死媽媽的最後一根稻草,烏醫師問「難道真的要等到出事,才會有人正視這件事嗎?」醫師呼籲主管單位在著手進行數據量化、政策KPI之餘,是否能多關注媽媽的感受,也懇切希望大家不要公審打電話的志工或護士,錯不在他們,而是這個不曾被檢討過的制度。
對此,許多網友也紛紛留言表示「衛生所打來的餵母乳追蹤電話真的壓力無限大」、「奶少又被責怪」、「小孩早產還住院中也是接到電話」等,或許也會聽到電話中回應「奶水怎麼會不夠?」、「還是要餵母乳喔!」、「怎麼這麼早退奶,我們建議至少要餵到半年喔!」等建議。大部分媽媽都對衛生所致電詢問哺乳的追蹤電話表示心有戚戚焉,但同時也在思考「要不要餵母乳」的選擇權可否交還給母親自行決定?】
“為什麼媽媽經編輯要挑選這篇文章”
雖說報導是因為早產被質問,但相信媽媽們曾經都接過衛生所哺乳追蹤電話,原意是關心和勸導但背後的壓力與無奈,相信是媽媽們不會忘記的過程。回到是否餵母奶這個決定與意識,希望以母親身心靈所決定,而不是單純服務政府政策。
【以下內容並非上述事件當事人所寫】
作者\小米嘛
之前有兩個新聞備受爭議,一個是衛福部增設預算送《育兒百寶箱》;另一個是國健署檢討《母嬰同室》政策累死新手媽媽。
兩個新聞都頗有趣:《育兒百寶箱》不分藍綠被大肆批評,「怎麼可能有人會為了箱子去生孩子?」成了各大新聞標題;而《母嬰同室》這個已經推行了16年的政策,卻在這個時候被提出來檢討。
身為兩個孩子的娘親,對這類的新聞特別有感。且不說這兩條新聞的爭議處,對於母嬰同室下推行的母嬰「親善」政策:《母乳最好》,何嘗不是逼死新手媽媽的一根稻草?這樣的「親善」,是出自於好意,卻並非設身處地。就連每隔幾個月區公所打來的衛教問候電話,劈頭都是問是否有在餵母乳?
推薦閱讀:漫漫母乳路,請尊重媽媽的哺乳選擇!
兩段乳牛生活,將近兩年的母乳哺育,即使因為嚴重睡眠不足導致沒有體力抵抗力,累到大小病不斷,依舊執著的堅持著哺育母乳;也曾自豪著自己的堅持,旁人撐不到幾個月的生活,我可以支撐這麼久;可,換來的代價是甚麼?
前兩週剛莫名高燒,這兩天天氣一變又不小心著涼了,媽媽夜咳、寶寶也咳、半夜哭鬧肚子餓,折騰了一夜又是不成眠,卻仍是在清晨5:45鬧鐘響起時任命起身準備擠乳,然後準備出門上班。猴子拔起床後看到我疲憊的模樣,遲疑了一下終於還是忍不住說了:「是不是該考慮斷奶了?」
前一胎,因為非常乖巧的定時擠奶,連親餵完都還是堅持再擠乳排空,一開始就衝起了奶量,足以全母奶餵到鴨鴨一歲,就連斷了奶冰箱庫存還夠多喝一個半月;唯一的代價是:累。
而這一次,自以為第二胎奶量較多,雖然依舊定時擠奶,餵完後卻不再擠奶衝奶量了,加上兩個孩子的疲累程度加乘,九個月奶量就有些不足了,百般掙扎下終究還是選擇了補加配方奶。是的,你沒看錯,是「百般掙扎」。
為什麼連補加配方奶都要百般掙扎呢?到底是多成功的政策可以洗腦新手媽媽到如此程度?不餵母奶就是不愛孩子嗎?餵配方奶就一定有罪惡嗎?而餵母奶的媽媽們,有多少是擠乾了自己的血和淚還有體力抵抗力外加意志力?回想我的兩段乳牛生活,幾乎可以說是我三十幾年的人生中最體弱多病的時期了。
你知道餵母奶有多累嗎?不管是親餵還是瓶餵,時間到了就是得擠乳餵乳,不管寶寶餓不餓,也不管你人是在上班開會還是逛街買菜,是在方便擠乳的地方還是荒郊野外。
當你一懷孕,醫生護士親朋好友就連政府宣導,所有的人都在告訴你:「母乳最好。」可是從來沒有人告訴你真的不是只有餵母奶的才是好媽媽。不可否認的,母奶真的很好,姑且不論是不是抵抗力真的比喝配方奶的寶寶好,這種沒有一模模一樣樣對照組的理論就暫且不談。
若是問到母奶媽媽是不是要斷奶了,答案多半會是遲疑的。即使再累再睏,當看到寶寶在你懷裡吃飽喝足的模樣,看到他結實有力不斷踢動的小短腿,還有那抱起來不容小覷的分量,在在都是讓你捨不得斷奶的原因。「就再餵一下吧!」於是你又繼續告訴自己。
前些天剛好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過度犧牲,並不會給其他人帶來幸福。」而這種過度犧牲,多半發生在女性、尤其是母親身上。「我供你吃供你穿為你把屎把尿拉拔長大,對你這麼好,你怎麼可以這樣回報我?」這不是愛,是勒索。
母奶真的真的很好,但如果身為媽媽的你已經失去了自己,失去了體力耐力抵抗力和意志力,那麼你已經過度犧牲自己了!
「放過自己吧!」不只一個朋友這樣對我說。
而我卻要說,當政府在擔憂少子化促進生育、加強母嬰親善托育環境時,是不是可以不要再將母乳神聖化?母奶真的很好,前提是要媽媽餵得開心安心還有甘心;沒有健康快樂的媽媽,就不會有快樂開心的寶寶。可以的話,讓媽媽們自個兒選擇是不是要餵母奶吧!
執行編輯\Moya 核稿編輯\Helen
推薦閱讀:母乳初體驗壓力爆表!佩佩差點哭打退奶針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懷孕期間異常出血!罕見子宮頸外孕未及時治療恐危及生命
一名40歲孕婦在懷孕8週時,因為持續1週的陰道出血到院就醫,抽血結果顯示懷孕指數為12000,但腹部超音波檢查未...
我要回應
2018-08-08 05: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