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補習真的有用?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去「課後修練」釐清這幾點輕鬆決定

補習真的有用?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去「課後修練」釐清這幾點輕鬆決定

陽光普照,補習班,考試
▲圖片來源:《陽光普照》劇照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新學期已經開始一陣子,在台灣補習風氣興盛,許多家長時常陷入一個思考的迴圈:「是否應該讓孩子參加補習呢?」抑或者「是否該為孩子換一家補習班呢?」

這個議題涉及到孩子的學習成果和未來發展,理當不容輕忽,但是否所有孩子都需要補習?父母該如何評估孩子的補習需求?在本文中,我們將整理了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分享的幾個關鍵要點,來幫助家長更明智地做出補習與否的決策。

補習,教育,學習

▲圖片來源:成功補習班 劇照

補習的初衷為何?

許多父母在孩子上國中時,習以為常地將補習視為不可或缺的學習方式,這種觀念在現代的台灣可能已經根深蒂固。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自身亦有類似經歷,從小一路補習到考研究所,然而補習是否真的有必要?他也提到,當時參加補習並非因為個人需求,而是父母受到社會壓力的影響,認為國中生就應該補習,並未深思疑問。

補習的幫助與反思

在學業成績一直優異的情況下,陳師一度誤以為補習對自己的學習極有幫助,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回顧過去才意識到,有時補習僅是為了心安,並非必然的選擇。這在在強調了補習的效用應該被理性評估,不可過於盲目,也提供家長作為考量的關鍵反思之一。

補習,教育,學習

評估孩子的補習需求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同時亦提供了五個關鍵要點:

首先,釐清補習的真正目的,強調家長應該明確知道補習的目標,以免浪費寶貴時間。

其次,找出孩子的學習困難,這需要與孩子深入討論,找出孩子在學業上的真正困難所在。

第三,評估適合孩子的補習型態,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學習協助,應選擇適合的補習方式。

第四,定時追蹤補習成效,補習的效果應該定期檢視,以確保其有實際幫助。

最後,尋求補習之外的其他資源,學校同儕、老師和線上學習平台都可以是有用的學習資源。

補習雖然可以提供輔助,但並非萬靈丹,最重要的是孩子本身必須具備改善學習表現的動機,並願意付出努力。而補習的成效,也應該受到家長和孩子的共同關注和評估,而不是僅僅追求補心安的效果。這些都在在提醒了家長們在補習決策上要謹慎思考,並且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以建立對自己學習的負責任態度!

推薦閱讀:

常見的情感面具,妳是哪一種?心理師:小心產生負向效果

孩子一生三個長高時期,每天五分鐘按壓轉骨穴位幫助長高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揮別突發漏尿,重拾乾爽自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