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孩存不了錢?教育金錢觀從爸媽開始

小孩存不了錢?教育金錢觀從爸媽開始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王志鈞

為什麼我的小孩這麼會花錢?為什麼小孩存不了錢?

不曉得身為父母的你,有沒有這種困擾,但我常在想,讓下一代變成月光族的元凶禍首是誰呢?

我認為頭號兇手是這個商業化的社會,第二個幫兇則是沉溺於商業運作機制且流連忘返的父母。

如果你不清楚何謂商業化社會,我可以舉簡單的例子:

第一,小孩肚子餓,要吃飯了,父母親是自己煮飯給小孩吃,還是帶著小孩到外面,付出金錢酬勞,請餐廳大廚煮給你的小孩吃?

我相信活在都會的人是選後者,而後者正是通過商業市場的交換機制,幫小孩弄到了三餐來果腹。

第二,小孩無聊想玩遊戲,父母是拿出象棋、樸克牌或故事書跟小孩一起玩,還是打開電視、電腦,請小豬佩佩、香蕉哥哥或櫻桃小丸子、花媽來陪她玩?

我相信不少人是通過讓小孩吸收大量電視廣告,交換一時片刻讓小孩乖乖躺坐在沙發上發呆的自由。這,也是一種商業化運作。

商業化社會讓小孩習慣通過付費來取得需要,自然讓各種人生基本需求無法通過免費的方式來得到滿足;錢,自然就留不住了。

商業化社會充斥著大量廣告與行銷花招,小孩本來沒有什麼想要,突然在五光十色中變出一堆想要的東西;錢,自然又飛走了。

推薦閱讀:52週存錢法:跟孩子一起的儲蓄入門課!

生活無法節流如何存錢?

再來談幫兇:

父母親自己本身因忙於工作,或熱愛美食,因此成為餐飲市場中的外食族,這就是沉溺於商業運作機制且不可自拔。小孩在這種父母的羽翼下長大,習慣了花錢買東西吃,以及花錢滿足口腹之慾,怎麼有可能乖乖把錢存到撲滿裡而不去逛夜市、喝咖啡、打牙祭、熱衷上排隊餐廳去打卡呢?

當然,父母會有話說:

第一,工作真的很忙,不吃外食,難不成自己辭掉工作煮?

第二,有些美食餐廳的東西真的很好吃,不吃不是很可惜?

說真的,我對這兩個答案都可以理解,但也都覺得這不是理由,這道理就好像以前我很不愛運動,因此不是說自己沒空運動,不然就是說看電視、看書比運動流汗更能吸收新知。結果,認真排出運動時間後,再忙也不影響運動,甚至還會熱愛運動。

這意思就是說,消極來看,只要上班族願意多花點時間在餐飲料理上,煮一頓飯頂多半小時,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累。積極點來說,美食之美是來自於親手烹調,自烹自食或分享美味給人吃的樂趣,才真是花錢買不到的美味。

所以,只要父母不流連忘返於商業交換機制,多花點時間弄飯給小孩吃,或者親子共享免費的交流時光,錢,不就都能留在口袋中了嗎?

兩大元兇禍首講完了,如果還要講第三個,那就是金融機構普遍性有意、無意地誤導理財觀念,讓人們把投資與理財畫上等號,因此小孩很可能積極買股票、基金、保險,最後卻越買越窮。

窮的原因是,小孩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金錢管理觀念,一下子就被過度充斥的複雜金融商品給消化殆盡,最後眼看著存款簿裡沒幾個零頭的現金,手上卻一堆套牢又捨不得賣的股票、基金,或者是一堆買了卻沒發生意外、生病而能理賠的高額保險單,最後徒呼負負,成了資產多多的現金窮人。

推薦閱讀:2018最新兒童儲蓄帳戶,八家銀行優惠總整

講了這麼多,無非是要說,親子理財之大不易,來自於父母要在過度商業化的社會中管好自己的錢就很難了,小孩跟著父母有樣學樣,加上學校又沒有給予正確的金錢管理觀念,自然會一一被商業機制所吞食,最後口袋裡一毛都無!

想要讓小孩學會理財,正本清源之道是父母要先懂理財,然後才能以身作則,通過身教、言教,讓下一代免於受商業機制運轉之苦。當小孩能免疫於商業市場的不當需求與想要,甚至更懂得反過來運用交換機制,把金錢從消費市場中拔離出來,轉而成為市場上的資本時,由窮轉富的正向循環便開始啟動了!

親子理財教育之難,難於必須先從改造父母觀念下手,而不是把小孩送去小小巴菲特理財營。這也是為何我堅持要先教大人,而非小孩,才能順利讓父母把正確的金錢知識灌輸給下一代。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王志鈞

國際暢銷財經作家、知名部落客與各大財經媒體專欄作家。

堅持非商品導向的金融理財教育,迄今已在海內外累積多達百場以上的理財教育講座。

擅長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深奧的投資哲學,經常受邀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吉隆玻、新山進行演說!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