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重點策略,循序訓練寶寶如廁!
作者\周晉逸 台南復健科職能治療部組長、周雨柔研究助理
對於孩子而言,在所有的日常生活活動中,如廁是在訓練孩子自我照顧上極需要審慎應對的事情。孩子常常會在和媽媽爸爸外出時憋尿或是忍住不大便,硬是要回到家中才願意排便或排尿,即便將要進入學齡階段了,還是戒不掉尿布,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在如廁技巧的發展中,透過下列的發展里程碑來讓我們便於對孩子的進展有個初步的瞭解:
推薦閱讀:如何教孩子學分享?治療師有這三個重點
★1歲:當尿布濕了或髒了會感到不舒服。
★1.5歲:能坐在馬桶上少於5分鐘的時間,當尿下去時,孩子能夠表示自己已經尿尿或大便了。
★2歲:開始對上廁所產生興趣,並且能夠自己沖馬桶。
★2.5歲:能夠規律如廁,白天有時候會尿褲子,但很少意外排便。需要上廁所時會主動告知家長,但仍需要他人提醒去上廁所。在爬上馬桶需要協助,夜間也不會尿床,在如廁後能夠主動自己洗手。
★3歲:能夠獨自去上廁所並爬到馬桶上,如廁後可能需要協助擦拭,且難以自行穿上衣物需要協助。
★4~5歲:可獨立如廁(包含使用衛生紙、沖馬桶、擦拭、洗手、整理衣物等等)。
然而各年齡層的兒童皆有可能因為肌力、認知、姿勢穩定,以及精細度或靈巧度等方面受限,而延緩在如廁方面的獨立性。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透過一些重點策略循序漸進地增進孩子在如廁方面的表現呢?
理解定義與溝通:
當較小的孩子想上廁所時,時常會透過非口語的方式來透露給家長們一些訊息,例如:抓生殖器、抓褲頭、原地蹲下等等,當孩子有這些行為表現出來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你便便或尿尿了,將字詞與行為作出明確連結,讓孩子能夠理解兩者之間的關係。
戒除尿布:
我們可以先在一天中選擇一個特定的時段讓孩子練習不要穿尿布,再慢慢地訓練孩子整個白天不包尿布,循序漸進地讓孩子達成完全的戒除,例如:選擇上午早餐至午餐的時段均不穿尿布,等待至大多數幫孩子換尿布的時間都沒有感覺到濕濕的時候再換成整個上午均不穿,再漸進到睡覺前都不使用。
建立與馬桶之間的連結:
我們可以訓練孩子坐在馬桶上,不管其是否真的有上廁所,都讓孩子能習慣馬桶,每次約5至10分鐘即可,主要的目的在於能夠讓孩子對於這項活動感到熟悉,且不至於會排斥及抗拒,也可以透過小故事的情境講述來讓孩子不會對如廁這件事情感到羞愧。
推薦閱讀:孩子生氣就打人!爸媽必學四個解決策略
如廁動作順序:
在上廁所這項活動中包含著許多的步驟,包含了洗手、撕衛生紙、沖馬桶、擦拭乾淨、整理衣物等,我們可以透過分解步驟的小圖卡讓小朋友理解到上廁所的順序。
在如廁的訓練過程中,大約需要花費6至8個月的時間來訓練孩子的大小便,在戒除尿布的早期訓練中,孩子常常會來不及就尿在褲子上是相當常見的,孩子們多需要時間去調整對於膀胱的控制,在如廁的訓練上建議家長們可以參酌孩子的發展里程碑,同時也切記不要操之過急反而造成家中寶貝們的無形壓力哦!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揮別突發漏尿、尷尬異味…更年期女性養成3項好習慣,有效重拾乾爽自信生活
許多正值更年期的婦女們都有過類似經驗:一咳嗽或大笑、提重物的瞬間就察覺到褲子滴滴答答,令人尷尬的漏尿問題已悄悄找...
為什麼現在的小孩打不得?
先說一下我沒有主張打小孩喔。呵呵。只是常會聽説(尤其部分長輩)覺得為什麼現在小孩都不能打?他們小時候也是被打大的...
《親子分享》從寶寶時期開始愛上閱讀【小行星幼兒誌】親子天下 幼兒啟蒙雜誌推薦
從小酷吉還是寶寶時期,我就好喜歡拿有趣的繪本跟圖卡給他看,唸好玩的故事給他聽,最近我開始拿【小行星幼兒誌】給小酷...
緊貼國際學校 分享今個暑假 小朋友必讀書單
漫長的暑假唔單止係休閒放鬆的好時光,更係小朋友繼續學習和成長的好機會。在呢段時間裡,比小朋友參與有意義的活動,拓...
卡蘿琳益生菌使用心得分享
媽媽發現Greta最近吃的東西變多,紅紅也消退了許多!  ...
謝謝治療師的分享
教孩子上廁所真的是長期抗戰,謝謝您分享
謝謝分享,超讚!!
太感謝周治療師的分享了!!訓練家中雙寶自己上廁所真的很頭痛
建立連結的確很容易忽略,謝謝治療師
感謝周治療師,真的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