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孩子真正需要的,其實遠遠大過於體罰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幾年後,我又遇到同樣的一句話。
多年前我在學校演講時,一位家長站起身來、當場指著我說:「我從小也是被打大的,打到我現在事業有一番成就。我愛我的孩子,我打他、打到他不敢調皮搗蛋。這樣有什麼錯?你懂教育嗎?」
一時之間,全場突然安靜了下來;一時之間,我既挫折、又難堪,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從那一天起,我決心努力研究體罰與不當管教對孩子(以及成年人)的傷害。
直到前幾天,我又聽到了類似的話。
「我從小就經常被打,說實在話,我挺感謝我父親當時願意打我,不然我現在應該就去撿角了。我是覺得,孩子是該用打的。」現場的家長露出有些尷尬、卻又有些被同理的表情。
我深呼吸了一口氣,準備開啟一段對話。
「那是幾歲的時候?你多高呢?」
「那很久以前了,大概八、九歲吧,那時候我很矮。」父親比了自己腰部的高度。
「聽起來,你很感謝父親不管多麼忙碌,都願意花心思管教你、關注你,是嗎?」我說:「那時候的你是怎麼了?怎麼經常惹得父親生氣呢?」
「就是不乖啊,不寫作業、沒有做家事、也偷拿過別人的東西。」
「這個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他是一個頑劣的孩子嗎?」
「也沒有啦。那時候就很閒啊,父母親都在工作,小時候就是調皮、不懂事,才會搞東搞西!」
「所以聽起來,小時候的你有一段時間都是獨處的,因為父母親都在工作。」
「對啊,我們家從事OOO,所以我放學後就都自己找事做。盡量不要去打擾到父母。」
「所以這個孩子經常是孤單的,他盡可能找事情做、陪伴自己,不讓自己無聊,對嗎?」
父親點點頭。
「我聽見,小時候的你不僅獨立,也有一份貼心。」
「怎麼說?」父親露出困惑的表情。
「因為,你不只會陪伴自己,還盡可能不要吵到父母工作。」「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你已經努力了,卻還是不小心讓父母親生氣、然後被處罰……。」
父親好像愣了一下。
我接著問:「那個時候有人會在你寂寞的時候陪你、教你比較適當的行為嗎?」
父親搖頭。
「父親都怎麼打你呢?」我問。
「皮帶、塑膠水管、衣架、拖鞋、巴掌……」父親一個一個唸出來,每唸一個,現場的氣氛好像又更沉默。
「一個從小忍受著孤獨,知道要陪伴自己、不可以吵父母的小男孩,真的需要被這些東西毆打,才能更懂事嗎?」我放輕音調問:「還是他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陪伴他玩的人、一個能夠好好地教他的人,就夠了呢?」
父親沒有再說話。
「把拔,如果有機會遇到小時候、身高大概是到腰部的自己,你也會選擇拿皮帶打他嗎?還是你會願意牽著他的手坐下來、為他的傷口抹一些面速力達母,然後陪他聊聊天、教會他一些事呢?」
我們的對話暫時到這裡。
不管這位父親後來是否調整了教養孩子的概念,我只希望在那當下,有一個長年以來受了傷的孩子,能夠有機會被了解、呵護。也讓他知道,其實自己不需要被這些東西傷害,也可以是很棒的孩子。
這段對話的目的,不在於否定父母對孩子的愛、或者否定父母親的用心。
小孩子從未懷疑父母親管教的用心,但他卻鮮少有機會了解到:
他真正需要的,其實遠遠大過於體罰。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
【愛心理】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我從小被打到大」,長大用同樣的方式教小孩錯了嗎?】
推薦閱讀:
總是習慣性的「責怪自己」嗎?你小時候可能經歷過這3種恐懼
人生一直在怪罪就永遠不會幸福,我們需要脫離「受害者」情結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面對孩子手忙腳亂?掌握5個技巧讓新手父母心情美滋滋!
作者\法蘭瓷編譯 孩子的加入會讓一個家庭更加完整,但孩子的加入同時也改變了夫妻二人既有的生...
父母情緒才是導火線!與其要求孩子「自律」大人又是否能做到?
作者\卡拉納姆柏格 焦點拉回孩子身上。他們四處閒晃,伸出手指伺機而動,接著突然發現一顆地雷...
擔心孩子跟朋友「勾勾纏」?孩子真心話:代表我們感情好!
作者\柳潤煥 我的孩子經常跟朋友有肢體接觸,跟朋友手勾手走路的頻率很高,身體幾乎時時刻刻都...
「不讀書只知道玩!」別把遊戲跟學習綁在一起,只會讓孩子更想躲進網路的世界
作者 \ 宮田雄吾 ●無法停止打電玩的陸斗 「小陸,危險!」 我慌張地在現場趴下,子彈...
【你們就是不懂我】人工智慧科技日趨成熟 孩子問:那我為何要繼續學習?
作者\黃揚名 親愛的: 你那天說資訊老師跟你們介紹一本繪本《Alice and Sp...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