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作家投稿 » 生活放輕鬆 » 讓小孩子來,不要禁止他們

讓小孩子來,不要禁止他們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文|朱聖恩 攝影|陳資涵

 

為讓更多人了解早期療育,並為孩子打造友善、共融的環境。伊甸基金會與臺中國家歌劇院,攜手舉辦「愛孩童幸福節」。其中有市集擺攤、闖關活動、親子互動工作坊等,盼為民眾帶來有趣又有知識量的一天。

 

圖說:「愛孩童幸福節」的市集擺攤。

 

時序接近立夏,歌劇院門口聚集了好些親子,大夥兒殷殷期待入場童玩工作坊,他們是伊甸認知課程所服務的家庭。早療課程從教室移到歌劇院,心情也變輕鬆了。

 

入場的隊伍中,5歲的宸宸雀躍地跟在媽媽身邊,不怕生的他,逢人便打招呼。

 

「呵呵,歌劇院開幕這麼久,我們都還沒來過。」宸宸媽媽笑著說。

 

宸宸展現出的落落大方,令人難以想像他曾因認知和語言發展遲緩,而被轉介到伊甸接受早療。每週一次的時段課,以遊戲方式為宸宸設計個別化教育服務計畫。回到家,爸媽和哥哥更是幫助宸宸復健生活化的「神隊友」。兩年下來,宸宸的口語進步很多,從他與旁人打成一片的樣子即可得證。

 

回到「愛孩童幸福節」的工作坊,充滿親子互動的歡樂氣氛,宸宸母子正和大家一起帶動跳、聽故事、做手作。

 

圖說:宸宸母子進行手作活動。

 

伊甸台中兒童服務中心教保組長游雅菁表示,工作坊共有18組親子參與。孩子們平時上時段課都是一對一,家長們比較沒有機會交流。藉著參加「愛孩童幸福節」,家長們可以觀摩彼此的教養方式,並運用平時所學到的技巧。現今的獨生子女較多,參與團體活動有助兒童學習人際互動,還能達到同儕激勵的效果。

 

當大夥兒正開心地唱啊、跳的,玄玄卻在門外大哭,不肯進到工作坊。由於哭聲驚人,阿公只得陪著孫子在戶外四處走走。

 

玄玄是典型的自閉症孩子。成長過程,家人察覺他似乎和別的孩子不太一樣,因而輾轉來到伊甸時段課程。玄玄原本眼神看人時間較短,且在幼兒園裡會咬自己等。經由時段課老師和家長共同討論,如何將每週一次的課程延伸到家中,並訂立目標。回家後,阿公、阿嬤積極地協助,玄玄現在注視他人時間拉長,也會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了。

 

游雅菁指出,自閉症孩子適應環境需要時間,遇到陌生情境得事前充分練習。天候因素、不耐久候排隊等,都會影響玄玄的情緒。阿公、阿嬤在老師的鼓勵下,常帶著孫子參加各種活動。即使玄玄當下出現無法預期的狀況,也不錯過練習的機會,這無疑是一大進步。畢竟,自閉症孩子不該一直窩在家,應找出適合他們的步調,讓他們融進社會裡,也讓社會大眾認識他們。

 

瞧,阿公帶玄玄繞個幾圈,觀看熱鬧的市集和闖關活動。從他漸歇的哭聲,猜想玄玄已稍微熟悉新環境了。

 

馬太福音十九14:「耶穌卻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諸天之國正是這等人的。」

 

排除兒童安全和適宜性的考量,有些場合規定禁止小孩入內,但,「愛孩童幸福節」歡迎每一位孩子前來。工作坊裡的親子互動熱絡,歌劇院外的闖關活動,也製造不少親子同樂的甜蜜時光。

 

圖說:帥帥熊小丑表演。

 

期間,更有帥帥熊逗趣的小丑表演,以及圓圈圈舞團帶來令人驚艷的舞蹈表演。

 

老媽最常說的,不是我想聽的。

老媽最常嘮叨的,不是我要的。

我不是好學生,也不是個壞人。

我想活我的人生,做我想做的人。

 

在洋溢母愛的五月裡,小舞者們獻上一支「老媽最常說的十句話」。散在各攤位賞玩的人潮,他們的目光瞬間被精彩的演出給吸引。

 

圖說:圓圈圈舞團表演「老媽最常說的十句話」。

 

打鐵趁熱,把握快閃表演成功凝聚眾人注意力的時機,伊甸太平親子館組長詹旻瑄與觀眾宣導早療。

 

圖說:早療宣導你問我答。

 

她指出,0~6歲是兒童發展的黃金期,都有可參考的發展里程碑,父母可透過孩子的動作、語言、認知、情緒和生活自理,觀察家中幼兒的發展。此外,政府規定幼兒園、托嬰中心、保母與小兒科診所等,得定期替小朋友進行發展篩檢。家長也可帶孩子到親子館或兒童發展社區資源中心,或到伊甸線上篩檢https://kids.eden.org.tw/?action=screening ,如有疑似發展遲緩,伊甸工作人員將主動聯繫。再者,接受一次發展篩檢並非就一勞永逸,需隨著不同年齡追蹤。

 

現場搶答踴躍,一片親子闔家歡當中,盼為大眾注入早療的基礎觀念,送給孩子一生的幸福。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5.05.28 NO. 460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伊甸基金會

已故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針對兒童、身心障礙者、老人等不同服務對象,提供直接與專業的社會服務,從成年身心障礙者職訓、就業輔導、心靈重建開始,進而延伸至發展遲緩兒的早期療育服務,以及高齡老人居家照顧。
伊甸秉持著「全人全生涯關懷」,提供服務使用者身、心、靈的支持。此外,更將服務推廣到海外,不僅在越南成立服務中心、四川災後重建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