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超實用!開學大作戰 給媽媽的60條備忘清單

超實用!開學大作戰 給媽媽的60條備忘清單

超實用!開學大作戰 給媽媽的60條備忘清單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

九月開學倒數計時,您的孩子已經準備好開學了嗎?許多媽媽們已經進入備戰狀態,即將上幼稚園、小一新鮮人的家庭,更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別怕!媽媽經編輯部與您分享多位媽媽的經驗談,告別「開學惡夢」,一起輕鬆陪伴孩子的開學生活。

第一階段:開學收心操,全家總動員

■調整作息,早睡早起。

■小學通常7:50到校,起床、更衣、吃早餐、出門時間規劃試行。

■帶小孩認識新環境,逛逛校園 (幼稚園、安親班)。

■注意遊樂設施安全性。

■認識教室、廁所、健康中心、校警地點。

■確認放學時與安親班或家長約定等待區域。

■了解上下學交通動線。

■若孩子自行放學回家,可提醒躲雨地點或緊急求助店家位置。

■較大孩子若自行坐捷運或公車,準備車資、帶孩子熟悉交通工具及注意安全。

■確認孩子暑假作業寫完了沒?老師提醒事項完成了嗎?

第二階段:開學用具大盤點 聰明選購不浪費

1.制服

■因各學校及班級規定不同,可開完班親會再購買。

■以目前尺寸選購,不建議先買冬裝,若需要購買需預留尺寸。

■先詢問選購地點,學校福利社或校外商店。

■制服材質以吸汗、透氣、輕柔材質為佳。

■確認學校是否有規範鞋子、襪子再採買。

■最好預備兩雙鞋可替換。

2.文具

■陪孩子挑選文具,較低年紀孩子不建議使用自動鉛筆、原子筆。

■鉛筆盒內物品越簡單越好,削好的三隻鉛筆、尺、橡皮擦(可多買幾個,在家備用)、墊板。

■基本上不建議挑選機關設計複雜的鉛筆盒,以免孩子分心。鐵製鉛筆盒因操作時聲響較大較不建議。3.書包

■選擇重量輕、堅固、人體工學設計。

■選擇孩子喜歡的圖片設計,建立安全感。

推薦閱讀:想要孩子好教養,就別對他們做這七件事!

4.水壺

■可準備兩個替換。

■若在校裝水不方便,可選擇大容量水壺。

5.便當盒

■選擇安心堅固材質。

■玻璃材質較重且易碎要慎選。

■手提袋或便當袋:很多孩子上才藝或英文班,需要另外準備提袋,分散書包重量。便當袋可考慮防水材質。

6.姓名貼

■對於較低年紀孩子,在用品上貼姓名貼容易辨識。

7.書套:

■可鼓勵孩子重複使用舊書套。

■選購時可選擇環保材質。

■由於書本尺寸不一,可等學校發課本後再採買。

8.睡袋

■上幼稚園時會需要帶睡袋,需要考慮材質及不同季節使用。

9.雨衣

■輕便、易乾、適合長度為佳。

10.其他文具

■由於每個階段會使用到的文具不同,例如:毛筆、蠟筆、水彩等,可等班親會後或後續聯絡簿再進行採買。

第三階段、開心上學去,狀況題接招!

1.功課

■跟孩子約定回家作息流程,何時寫功課。

■雖然安親班老師已檢查過作業,仍需檢查作業掌握孩子學習進度。

2.聯絡簿

■記得回家先檢查聯絡簿、簽名。有充裕時間可跟孩子溝通或處理狀況。

■切勿讓聯絡簿溝通變成打筆戰,有問題可與老師直接溝通。

■安親班通常也會有一本聯絡簿,可作為與安親班老師溝通管道。

■幼稚園聯絡簿會鉅細靡遺描述生活作息,但小學聯絡簿通常是「有事才寫」,爸媽看到意見欄空白時,不需要過度焦慮。

3.親子溝通

■跟孩子多聊天,了解在校或安親班狀況,但以聆聽為主,切勿直接做評價。

■可建立與孩子同學家長聯繫管道,以備不時之需。

推薦閱讀:總是太努力!稱讚對高敏感小孩來說是負擔

4.注意!孩子拉警報

若觀察孩子上學後有以下狀況,爸媽們可得特別留心:

■經常沒帶功課、聯絡簿。

■經常沒帶用品或作業。

■學用品經常遺失。

■身體有瘀青或不明傷痕。

■小孩情緒有異常。

■要求帶昂貴玩具上學。

■要求帶錢上學。

■抗拒上學。

5.班親會-與老師面對面

■鼓勵家長盡量出席,可了解老師對班級經營想法。

■有特殊狀況想跟老師溝通,尤其有氣喘、心臟病史、用藥禁忌等務必要讓老師知道。

■將問題及溝通事項先寫下來,提供老師參考。

■老師一個人要教導很多學生,提醒媽媽們如果想到一對一溝通,還是要尊重班親會流程進行唷!或者之後也可用聯絡簿或電話溝通。

■班親會需要徵求班級代表或志工媽媽(爸爸),可先評估自己能力與意願。

特別篇:家有小一新鮮人

1.親子約定

■如果無法陪同或需要先離開,要跟孩子約定好,降低分離焦慮。

2.上廁所

■有些孩子怕廁所髒而憋出病,教導孩子正確觀念。

■學會使用蹲式馬桶。

■提醒孩子要帶衛生紙去廁所、如果忘了帶衛生紙的情境模擬。

3.整理書包

■告訴孩子整理書包方法。

■考慮製作整理清單,親子每晚一起整理書包。

4.寫功課

■觀察孩子的寫功課問題。例如:字寫不漂亮問題是甚麼?有些孩子可能是專注力或小肌肉發展影響、或握筆姿勢不正確,若無法掌握也可跟老師溝通。

■每個孩子狀況不同,媽媽要發揮耐心,請相信您的孩子會越來越好,不要過度焦慮,造成反效果喔!

5.多一點耐心與叮嚀

■耐心處理孩子的不適應或異常。

■贏在起跑點不重要,讓孩子開心上學最重要。

學習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孩子在每個階段遇到的挑戰,都能獲得寶貴的經驗。

新鮮人在進入校園時,因為不適應可能會出現程度不同的混亂狀況,爸媽在面對孩子的忐忑時,更要耐心地陪伴與支持。

孩子在一生中會遇到很多挫折,如何陪伴孩子從挫折中學習,成為成長中肥沃的養分,也考驗每一個父母的智慧。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