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思維,相同的生活擁有不同感受
作者\強納森‧勞赫
幸福曲線的下坡和谷底代表樂觀正在逐步減少,這是一種長期而緩慢的調整,接近心理學家所謂的「憂鬱的現實主義」,我們降低了對未來的幸福期望。就情感層面來看,則是我們把眼光放低,學著安定下來,而這會增加我們的滿足感。
「安定」乍聽之下似乎很沉悶,好像是勉強接受不夠好的、有缺失的滿足感,就像放棄了青春的夢想,壓抑了年輕時的希望。然而,憂鬱、壓抑、匱乏,並不是大多數人的感受。在我採訪的過程中,很少聽到經歷過渡期的人有失望或放棄的表示。我聽到的幾乎都是過了低谷後,重新開始的生活更豐富,而且足以彌補過往的任何損失。
之所以會如此,部分原因是我在前一章所提到的心理變化所導致,例如正面效應、社會情感等。還有部分原因其實就是亞里斯多德在幾千年前就意識到的,那就是智慧會讓我們覺得充實,智慧不僅會改變我們的知識,也會改變我們的價值觀,進而改變我們看待自己及這個世界的角度。
傑瑞.赫許(Jerry Hirsch)在接受我的採訪時生動地描述了自己的改變,那時他已經七十多歲了。他是北極星基金會的理事長,這個組織是我家鄉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一個慈善組織。在傑瑞職業生涯的前半段,他從蓋購物商場中賺了很多錢,他一直都覺得生活過得很好,直到他四十八歲時婚姻出問題,離婚後他得了憂鬱症,也曾試圖自殺未遂後入院治療,然後他認真地審視自己的生活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他說,他都可以想像得到他死後的墓誌銘將會是:「在赫許之前,這世上有四百二十六家 Kmart,現在則有六百九十三家。」
「難道這就是我想留給世人的東西嗎?不,應該還有其他的。」所以他重返校園,然後研究與靈性相關的事物。「我一直在尋找可以讓我人生更有意義的東西。」最後,他決定從事慈善事業。「我認為幫助他人能讓我的人生更有意義。我發現越幫助他人,就越能感到滿足,所以我就一直持續下去。」
他說他的生活滿意度是跨越一大步的改變,不只是數量的改變(例如坎特里爾階梯測驗的分數),還有根本性的改變,那就是他對生活品質的看法變了。以他的情況來說,做出這種改變將會經歷一場危機,「我原本不知道還可以從其他層面獲得深層的幸福和滿足,也不知道還有更深層次的東西存在,我得把覆蓋在我內心的東西一層一層地撕開。」
這是我因研究、探索幸福與年齡的關係而訪問眾多的人中,第一次聽到「深層」(depth)這個詞。我採訪我朋友五十四歲的卡拉時,她對她的生活很滿意,而且這個滿意度還在持續提升中,她似乎平穩地處在幸福曲線的上升階段了。她告訴我,她在五十歲時比以前更珍惜與感恩多年的友情,她覺得現在自己做事更有條理,也更有效率。
她現在為社區的公民協會和教堂擔任志工。此外,她發現了生活另一種無形的面向,這是她在二十幾歲時所無法理解的層面。
「我在二十幾歲時,總是努力向前看,但現在我活在當下,而且心存感恩。雖然我現在的日常生活跟年輕時大同小異,但是心裡的感受卻是不一樣的。」正是如此:同樣的生活,但不一樣的感受。
人生的河流改變的不僅是兩岸風光,就連航行者也跟著變得不一樣了。因為少了不切實際的樂觀,在生命的轉彎處等待我們的或許不再是令人興奮的世界,但它並不會因此而更空虛或更狹窄,而會豐富又具有深度。這正是智慧的開端。
推薦閱讀:
決定妳幸不幸福的關鍵是什麼?專家提6大因素!「婚姻」最為重要
經濟自由,日子快活!心理專家:理財與幸福感的4個關係
【時報出版】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大人的幸福學: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揮別突發漏尿、尷尬異味…更年期女性養成3項好習慣,有效重拾乾爽自信生活
許多正值更年期的婦女們都有過類似經驗:一咳嗽或大笑、提重物的瞬間就察覺到褲子滴滴答答,令人尷尬的漏尿問題已悄悄找...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