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婚姻真心話 » 夫妻大哉問 » 道歉不該只有三個字!每個男人必學的「道歉藝術」老婆不接受都難!

道歉不該只有三個字!每個男人必學的「道歉藝術」老婆不接受都難!

道歉,心理,關係
▲我們的藍調時光 劇照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道歉不該是三個字,不該是短句:「對不起,我知道了」。

這種「你知道」不等於「我知道」的誠意,「誰知道」到底「知道誰會做什麼」,這等於沒有溝通,聽道歉的人一點安全感也沒有,下次還是挫咧等。

道歉,是給對方安全感,告訴對方自己會盡力不再犯這個錯或疏忽,要「以對方為焦點」來表達。

當然,這是還沒兌現的承諾,所以「具體承諾」很重要,越具體的方式表示自己想的很多,是認知要來修補的。

不小心撞到路人,一句「對不起」或再加一句「你還好吧」,大致上可以讓對方消氣、不計較,因為跟路人不會建立關係,下次也不會碰到。

但在關係裡就不一樣了。

無論是長期或短期的,只要是人際關係,道歉就不是一句對不起而已。

因為在關係裡,人與人的相處時間長,很多次的不經意或一次的重大傷害(或很多次的重大傷害)都會造成關係裂痕,不小心誤傷或犯錯並不是重點,關鍵是「犯後態度」。道歉是指「我有沒有正視這件事對你的傷害,我答應你日後會盡力彌補」,如果沒有,關係最後就會斷裂。

因此,在關係裡的道歉不是單純耍賴:「拜託,原諒我了~」

或者過於理性:「我就錯了,直接說我怎麼做」

或自責轉移焦點:「都是我的錯,該死,我不該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道歉不該是三個字

以「說了很過份的話」、「漠視對方」為例,你讓對方嚇到、感到生氣、不值、委屈,最後你自覺有責任,於是你想道歉。

此時,道歉不該是短句:「對不起,我知道了」。

這種「你知道」不等於「我知道」的誠意,「誰知道」到底「知道誰會做什麼」,這等於沒有溝通,聽道歉的人一點安全感也沒有,下次還是挫咧等。

道歉,是給對方安全感,告訴對方自己會盡力不再犯這個錯或疏忽,要「以對方為焦點」來表達。當然,這是還沒兌現的承諾,所以「具體承諾」很重要,越具體的方式表示自己想的很多,是認知要來修補的。

道歉要講到這三點,盡量多說一點,說明白

1.安撫對方的情緒

記著,他被你傷害了,處於震驚、害怕、憤怒與不知所措,所以不是一句「對不起」就能回神的,安撫的重點在於「自覺」,要說出「我做了什麼行為傷到你,但本意不是如此,所以很抱歉…」。

意識到傷害對方,而不是脫詞,反過來嗆說「誰叫你先說了那些話」

2.重述對方對自己的重要性

越深入的關係,由於較少防衛,衝突與爭執自然變多,情緒當下沒好話,每個人都藉情緒保護自己、譴責他人,間接表達自身需求。然而,最終是聽進去對方那些殘酷的話語,留在心裡當刺。

這裡要直接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強調本意,重述對方對自己的重要性。

3.承諾對方,自己會怎麼改善

最後是承諾對方,自己會怎麼改善,或者有什麼好方法讓這件事不會再發生(減少發生),要有具體的作為與承諾。當然,這是還沒兌現的承諾,還是要先開出來,盡力去做,給予對方安全感。

這三個步驟適用於所有人際關係

困難之處是,在當下會過度擔心自己,導致焦點卡在自己身上,就會說出「都已經認錯了,不然你還要我怎麼樣…」或「我比你還痛苦」之類的話,結果雙方都卡在自己的點上,無話可說。

這需要冷靜下來,想想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不行的話也可以先暫停,可以改為MAIL以文字表達,但間隔不要太久,最好是當天就要寫給對方。

愛心理】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道歉不該只是三個字,在關係裡的道歉三要點

推薦閱讀
很久沒有好好談一段感情了?三大重點教你如何談情說愛
與孩子對話,孩子常回「不知道」?一句話改善孩子擺爛思考病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愛心理:探索心理認識自己的最佳平台

舉辦線上線下知識性講座,也舉辦深度工作坊與沙龍,致力於將心理成長的觀念推動到全世界華人國家,讓除了台灣以外的華人,也可以獲得心靈滋養,以「愛」之名的命名,因為我們相信,當你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喜歡自己,你就能感受到愛,也能給予愛,讓自己與身旁的人過更好的生活。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親子共讀書單:0~8 歲親子共讀書單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