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還適應嗎?請別抱持「交給學校老師就好」的心態
開學進入第二週。
最應景的話題就是:我的孩子在學校…
如果是進入新校園 / 新班級的家庭,這樣的話題大概每天都會有新材料。
在見面兩三次之後,有些家長可能對這個學期的老師有了定見、評價。
在孩子放學後的言語裡,有些家長可能發現同儕間相處的細節裡藏著魔鬼或天使。
聽著身邊朋友們分享開學這11天來的大小事,我也試著回想自己的孩子剛邁入幼兒園、剛換上小一制服的那些日子。(嗯,結論是,還是別想了。跟大部分的家庭不太一樣,也不算愉快。)
面對著朋友們的「憂心忡忡」、和聽起來感覺很脫序的「狀況」,我的想法只有一個:
才11天,孩子在適應新環境和一群陌生人、老師在觀察孩子、試圖從一片未知裡hold住班級狀況、兼處理行政作業,家長的角色,最基本的就是別添亂───別添孩子的亂、也別添老師的亂。
穩住自己先。
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只是在呈現一個現況:他/她還沒搞清楚「合宜」和「被接受」的行為模式和互動準則。另一方面,要趕上新的學習曲線,也得調整既有的習慣。這些都需要時間。
聯絡簿上如果有老師留下的文字,先感謝。大部分的老師都希望讓孩子儘早融入新環境/新階段/新團體,才會花這個時間力氣溝通。先把自己的質疑、抗拒、憂慮、指責都放下。看看老師想表達的到底是什麼。
然後,回到家長的角色裡,把責任拿起來。這段適應期,家長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協助老師和孩子,從孩子放學後把棒子接回來,在家裡的時間,把孩子的態度、行為、作息跟著調整到學校需要的檔次。孩子能不能早一些(甚至說及時)把行為和作息調整到被接受的區間內,很大的比例在於家庭這一段。
持平來說,家庭功能若低下,老師在學校能調整的,真的非常有限。所以,這也是個好時候,檢視一下自己是不是帶著「讀書的事情就交給學校老師就好」這樣的心態。
開學才第二週,如果你已經感覺這位老師很合拍、能認同教學理念和班級管理的方法、彼此又能溝通,恭喜你,至少未來兩年裡,你和孩子都會在學習以外輕省許多。
如果開學才第二週,你已經決定把這位老師列入「根本就無法溝通的人類」清單,我只能說,你在找自己和孩子的麻煩。學校是老師主管主導的場域,孩子從踏進義務教育系統開始,在學校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多、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也絕對多過你。
然後你打算不要跟這個人合作,聽聽他在說什麼、孩子的狀況、看看能怎樣協助他去協助孩子?
無論如何,穩住自己。
然後記得:現在的狀況,就是現在的狀況。不要任由無謂的擔憂和情緒,解讀成「如果孩子長大了以後 點點點」。孩子會學會的、會長大的、會懂得的。
前提是,親師之間同心協力。
Photo by Chris Hardy on Unsplash
#不適任教師不在本題討論範圍
推薦閱讀:
小孩無禮,責任歸家教還是學校?七成家長這樣選
如何教孩子時間管理?把「準時」的責任放回孩子的身上
【The Brilliant Brianne】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