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學買文具,從想要與必要談金錢觀
作者\徐瑜亭 老師
開學前,爸媽多會帶著孩子添購一些學用品,琳瑯滿目的自動筆、橡皮擦等各式文具讓孩子想全部買回家,此時你會斥責孩子的不知節制、還是讓孩子如願帶回心愛的文具呢?
我認為這是爸媽和孩子討論建立正確金錢觀的好時機。
孩子的金錢觀可分成貨幣概念和金錢價值觀念兩部分來討論。
貨幣概念牽涉到數字數量的認知發展:
■二到三歲:理解用錢換取物品、認識數字1-10
■四到五歲:認識數字1-50、多/少和大/小概念
■六歲到國小三年級:認識幣值、錢幣合成及運算
隨著信用卡及行動支付的普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看到現金交易,以至於孩子會天真地認為「買東西不用錢」或「機器(提款機)會送錢給我們」。
爸媽可以在生活中讓孩子練習拿紙鈔或零錢去便利商店買東西,了解貨幣的用途是交換商品,並練習從商品金額來認識數字,生活中有許多數學等著孩子來發掘。
而金錢價值觀更是影響孩子使用金錢的重點。有些大人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從來不跟孩子聊「錢」,孩子無從得知爸媽對於錢的謹慎規劃及正確使用,自然會認為賺錢很簡單、花錢很應該。
打從幼兒園階段,我便開始和孩子聊「需要」和「想要」,舉例來說,每天吃的飯菜水果都是人的身體所需,還有水電費、學費、房租貸款等都是維持我們每天生活所需的花費,所以爸媽賺的錢會優先做「需要」的使用。
至於買玩具、看電影、去餐廳吃飯之類的花費就屬於有了會更好的「想要」,我們可以在有規劃準備的前提下適度進行「想要」的花費,這就是「儲蓄」的重要性。
推薦閱讀:想要不等於需要!孩子該學會的正確金錢觀
除了多和孩子討論金錢的使用,我也會讓孩子掌管自己的存錢筒,過年領的壓歲錢會提撥固定比例成為零用金,若孩子在完成自己負責的家事後又願意花時間協助家務(如幫爺奶拖地掃地),所得的工資也是孩子可使用的零用金。
當孩子有個非常想買的物品,我會聽聽他想買的理由、鼓勵他沉澱思考五到七天,屆時若依舊很想要那樣東西,我就會帶孩子去買回來,讓他有努力存錢後的快樂享受,看著存錢筒的錢變少了,孩子自然會嘗試克制自己的欲望並試著再努力賺錢存回來。
現代孩子普遍擁有充裕的物質生活,倘若大人對孩子的教養始終是「有求必應」,孩子自然會養成「只要我想要,什麼都可以」的心理。
推薦閱讀:小孩存不了錢?教育金錢觀從爸媽開始
唯有適度的匱乏、開放式的親子對談、父母以身作則的愛物惜物、大人花時間和孩子認真討論儲蓄及金錢使用的計畫,才能幫助孩子在童年時期奠定正確的金錢觀,建立一生受用的良好品格,長大之後也才有機會成為金錢的主人,創造豐富有價值的人生。
親子互動儲蓄好工具 http://s.czy.tw/ne62
【徐老師的男宿育兒日記】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開學買文具,訓練孩子金錢觀】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如何成功教育下一代?猶太父母:讓孩子學習選擇、承擔責任!
作者\徐柏岳 我曾問猶太人朋友,要怎麼教導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 「他們當然不知道要怎...
他要躺在地上哭,我就讓他哭!應采兒10條家規,改掉兒子小脾氣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孩子做錯事,家長沒制止還護航,在未來發展上容易產生行為偏差的狀況,跟著...
開始吃主食之前…嬰兒「副食品」怎麼吃?四個階段重點攻略告訴你
作者\孩子媽 以下是我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作法的理解,以全世界的寶寶來作為對象,最安全增加輔...
【數學自信心】孩子愛分心?教你爸媽不用逼的高效陪讀法
作者\鄭熙景 爸媽不用逼的高效陪讀法 在當今時代,數學好的孩子應該是比父母一代的自制力更高。...
專注力從學齡前開始塑造 打好國小學習基礎力
作者\夫人人生 有些孩子在即將上小學的階段,或者上了小學之後,爸爸媽媽發現孩子有「專注力不...
我要回應
2019-01-08 04: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