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婚姻真心話 » 夫妻大哉問 » 非得黏在一起才叫做夫妻?舒服的婚姻,是能夠適當地給彼此空間

非得黏在一起才叫做夫妻?舒服的婚姻,是能夠適當地給彼此空間

婚姻,夫妻,相處
▲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 劇照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李政燮

新聞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夫妻一起在家的時間變長,導致兩人爭吵不斷,有些人挖苦道:「在一起很好啊,為什麼會吵架?一定是夫妻之間本來就有問題吧。」

會這樣說的人,要不原本就是琴瑟和鳴的幸福夫妻,不然就是根本什麼都不懂,又或是平時總是隨心所欲,根本沒察覺配偶早就隱忍許久。希望那些聲稱「我可以啊,就算整天黏在一起也很棒」的人,讀完這篇文章後可以自我省視一下。

身為在職場上打滾的上班族,平時多少都會顧慮到別人,不會因為自己累了就不分場合地打瞌睡,也不會在客戶面前直嘆氣。即便把已經修改了一整個禮拜的成果寄給客戶,對方卻說:「還是第一版比較好,請改回原版。」的時候,也只能當個連聲說是的機器,回答:「好的,我知道了。」同時催眠自己,客戶必然也有他的苦衷。

結束身為勞工苦難的一天,帶著傷痕累累的心情回到家裡,因為心已累,就算看到老婆也沒辦法和顏悅色,體恤對方的動力更是大幅降低,即使老婆只是提出小小的要求,回答時也很難有好口氣。

「老公,你把資源回收拿去丟掉。」

「明天再丟。」

「垃圾超多的,明天丟不完,今天先拿一些去丟。」

「我明天丟得完,現在很累了。」

如果是結過婚或已婚的讀者,想必可以想像接下來的故事走向。這是一種剛開始只是小小的導火線,緊接著開始互相指責平時看不順眼的言行舉止,最後演變成吵架的典型情境。無論是夫妻或任何形式的伴侶,只要少了對彼此的體恤和理解,各種大大小小的事都可以拿來吵。要體諒對方的道理有誰不懂呢?只是執行時少了足夠的情緒能量,才會起衝突。當雙方說出傷感情的話後,就只會顧慮到自己的情緒,根本看不到客觀的情況。

情緒上沒有餘力時,我們夫妻就會採取回到各自房間的「後退策略」。老婆本來就是有話直說的人,會直截了當地表態:「老公,我現在很累,我想一個人待在房間。」甚至我才剛回到家,她就宣告:「我現在很火大,別惹我。」至於我的表達方式,則是會一臉疲態地默默走進房間。我們之間幾乎不曾有過因為是夫妻,就任意打開對方房間闖入的狀況。互不侵犯彼此的空間,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基本的禮貌。

在我們家,老婆還有一個最愛的地方,就是我的房門口。就在我突然感覺到門邊有動靜,朝房門望去時,就會發現老婆躲在門後,鬼鬼祟祟地注視我。「她在幹麼?想攻擊我嗎?」雖然我的腦中瞬間閃過這個念頭,但其實只是老婆的心情好轉了,想來找我玩,正在觀察老公現在有沒有空。

「老公,你在幹麼?」雖然語氣聽起來像是來找碴的,但老婆眼中充滿了愛意。心情變好後,我們又開開心心地玩在一起了。

就算不是為了迴避衝突,確保彼此有各自的時間和空間,也能對婚姻生活帶來很大的滿足感。想集中閱讀時,想看一部電影時,或者想寫作時,我們夫妻倆就會直接說:「我現在有事要做,別來妨礙我。」接著就放心地專注做自己的事。

不瞞大家說,剛結婚時我也認為夫妻就該時時刻刻黏在一起,兩人一起看電視、一起睡覺、一起外出。可是從某一刻開始,我卻發現自己渴望獨處。剛開始,我以為是因為我從大學就一個人住外面,已經養成習慣,所以對於和別人待在一起很陌生,以為時間久了就會慢慢習慣,最後卻差點演變成對婚姻生活不滿。後來我們選擇像現在這樣,確保彼此有各自的時間與空間。

直到夫妻各自保有獨立性後我才明白,我並不是討厭和老婆在一起,而是「只」跟老婆在一起。

寫給擔心一起生活會失去自我空間的人

①這很正常,世界上有無數的人都跟你一樣。

②不過要是逼自己忍耐,人生當然就會不幸囉。

③就算忍耐,人的性格也不會改變。

④可以住在一起,但請仔細思考如何聰明同居的方法。

婚姻,夫妻,婚後

▲在婚姻裡,可以兩個人狂歡,也要一個人暢快:擁有一段攜手前進又各自獨立,不失去自我的婚姻關係

推薦閱讀
妻子的起訴書:你的孝順,為何要讓我來吃苦?
婚內女性最直白的婚姻難題:為何女性總在婚姻生活中感到窒息?

時報出版】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在婚姻裡,可以兩個人狂歡,也要一個人暢快:擁有一段攜手前進又各自獨立,不失去自我的婚姻關係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擁有31年文化出版的厚實基礎、穩固的經營體質,未來將繼續以「文化傳承」的精神為依歸,肩負文化與教育的功能,在獲利與理想間尋求最佳之平衡點,一方面要提昇全民知識水平、為後代留下文化資產,同時兼顧讀者各方面的需求,繼續耕耘廣大的華文出版世界,與讀者一同打造知識產業,建立華文出版文化國度!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