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楊為傑醫師》足月是幾週?原來這時侯生產才夠「熟」!

《楊為傑醫師》足月是幾週?原來這時侯生產才夠「熟」!

新生兒系列:足月是幾週?何時生產才夠「熟」?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對父母而言,每個新生兒都是甜蜜的負擔。從懷孕開始就用盡一切的方法,希望孕育出最健康的孩子。到了懷孕後期,就會開始思索何時該「卸貨」的問題。大家都不希望早產,但是什麼週數才是「足月」?什麼週數出生才夠成熟呢?

先說結論:

1.「足月」新生兒的定義是:懷孕滿37週

2.週數的計算有其不準確性:合理的誤差是正負兩週,如果月經週期不穩定的人,週數會更難預估。

3.週數不是唯一的考量:包括母親的狀況、胎兒的情形、體重、生長都是必須納入考慮的條件。關於這點請尊重與相信您的婦產科醫師,婦產科醫師是最適合綜合判斷狀況的人。

多少週數才「夠熟」?

39週以上。目前建議盡量不要在「滿39週」之前讓孩子出生,39-40週出生的孩子,其住院率最低,新生兒的疾病也是最少的。

滿39週的新生兒住院率最低

長年以來,足月兒的定義就是懷孕滿37週。但是這並不等於最好的時機點,因為諸多研究發現,即便是滿37週出生的新生兒,需要住院或者是產生疾病的機率還是稍微偏高的。下圖顯示了不同週數新生兒,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的比率。可以看到39-40週的新生兒,比例是最低的,這是最好的週數。

新生兒系列:足月是幾週?何時生產才夠「熟」?

滿39週的新生兒產生呼吸疾病的比例最低

胎兒未出生以前泡在羊水中,靠臍帶供給氧氣,是不需要呼吸的。新生兒一出生所面臨的巨大挑戰就是「呼吸」。人生前幾次呼吸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決定了他能否適應這個世界。剛出生的時候,從未使用過的肺部是壓縮的,值得孩子努力地吸氣才會打開,這需要腦部與肺部足夠的成熟度。

「呼吸窘迫」指的是新生兒的呼吸困難,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供應全身。出生的24小時以內都有可能發生呼吸窘迫,這也是新生兒會需要住院的最常見原因之一。下圖是不同週數新生兒,產生呼吸窘迫的比例。可以發現一樣是39-40週出生的孩子,發生呼吸窘迫的比例最低。

新生兒系列:足月是幾週?何時生產才夠「熟」?

神經成熟度

第三孕期是腦部快速發育與成熟的時候。35週到39週之間,腦部的容量會增加50%。另外前額葉(大腦中管認知的部分)是最晚發育出來的,也最容易受到成熟度不足的傷害。前額葉是人們理性、高等決策的中樞,是極為重要的。目前也是建議孩子39週以後出生,才會有最佳的腦神經成熟度,也最不會受到傷害。

媽媽們的認知又是如何呢?

前些日子在白袍旅人專頁作了一個調查。請教大家關於足月週數的認知,與安全的了解。兩天之內,總共收到近800份的問卷,感謝大家的捧場。其中90%的問卷來自有懷孕經驗的母親,其他10%來自未懷孕的女性與另外一半有懷孕經驗的男性。
「爸爸」們的參與率不高,我還挺訝異的。

新生兒系列:足月是幾週?何時生產才夠「熟」?

將近一半的媽媽選擇37週為足月,這是正確的。只有不到兩成選擇36週或以前。表示我們的媽媽認知程度蠻好的(比美國媽媽好多了XD)。美國母親只有20%選擇37週。

推薦閱讀子宮是最佳保溫箱,足月生產胎兒更健康

胎兒週數至少要幾週以上才是最安全的呢?

35%選擇37週,25%選擇38週,21.2%選擇36週。也就是說80%以上的母親都認為38週以前就算是最安全的。

新生兒系列:足月是幾週?何時生產才夠「熟」?

不過事實上,39-40週才是胎兒最好的出生週數,這點台灣與美國的媽媽,認知是類似的。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推行了一個「born too soon」的活動,致力於減少早產。因為早產是新生兒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可能會有永久性的影響,也消耗掉很多社會資源。台灣的早產率在世界上是算低的(<10%),這點很棒!但是台灣普遍還存在著「看時」的文化,還是經常會遇到「選擇」在39週以前讓孩子出生的事件。

至少39週,才是最適合孩子出生的週數

為了孩子的健康,與減少父母親的負擔與擔憂。希望大家告訴身邊懷孕的友人,除非有醫療上的必要性(母親、胎兒健康因素),否則請讓孩子住滿39週以上才讓他退房。當然孩子自願要出來的不在此限制XD,因為你也拿他沒辦法,又不可能塞回去。懷孕週數有兩週的誤差是正常的,一切還是以您的婦產科醫師判斷為準!

身為兒科醫師,希望孩子與父母親都健康快樂!

白袍旅人】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足月是幾週?何時生產才夠「熟」?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白袍旅人

這是個屬於親子,屬於旅行,屬於飛行愛好者的園地。讓我們來談健康,談親子,談教育,談生活,談旅行~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1 2 3 ... 6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