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孩子自我意識超強!不聽父母的話怎麼辦?

孩子自我意識超強!不聽父母的話怎麼辦?

【優質教養建議】2歲一點都不恐怖?!可愛乖巧2歲育兒術!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編按:延續上一篇:羅比媽的【優質教養建議】2歲一點都不恐怖?!可愛乖巧2歲育兒術!(上),此篇也是關於羅比媽對於2歲孩子育兒術的精闢教養分法,這兩點比較著重在於孩子的個人發展與自我意識成長,因此編輯特別獨立出來成一篇專文,若還沒看上篇的媽咪,記得點羅比媽的上篇好文閱讀喔!

1. 我的!我的!!我的!!!

Why?

在兒童的心理發展進程上,學習「分享」的前提是需求已經被「滿足」了,他們必須先理解「擁有」才能夠學會「分享」,通常大概1歲半的小朋友就已經開始理解「擁有」這個概念,但是到3~4歲才會開始懂得「分享」,也因此Terrible 2有一個很傷腦筋的症頭,就是什麼東西都是「我的」。
他們不是不願意分享,而是在他們心中「分享」就等於「失去」,他們認為「分享」出去的東西不會再回來。所以當爸爸媽媽或是其他小朋友試著去搶他們手中的東西、或者甚至是擺在旁邊他平常最心愛的玩具,孩子會很有防備心的立刻把東西搶回手裡宣示主權。

How??
父母必須以「體諒」代替「耐心」、以「引導」取代「強迫」
試想:如果今天你買了一台新車,而鄰居卻以「分享」為藉口要求你借他開,你心裡會好過嗎?同理,分享是一件美德,卻不是道德的枷鎖,不應該成為要求別人借出玩具的手段,前面已經提過,2歲的孩子不會分享是因為他不懂,並不代表他就是一個自私的孩子。

「分享」應該是心甘情願的、自動自發的一種表現,應該從這個過程當中找到「彼此一起擁有」的快樂心情。而不是因為父母的說教「會分享才是好孩子」而不情不願的把手中玩具給別人。

不分享玩具是孩子的權利與選擇,父母不需要強迫他一定要分享,也不要因為孩子不分享就立刻搬出道理來機會教育。

通常我自己的處理會分成三種模式:

(1) 別人想來玩他正在玩的玩具

有時候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客,或是去朋友家玩,小朋友都會很自動自發地去找一樣他喜歡的玩具開始獨樂樂對我來說,只要那個玩具現在是他在玩,不論這個玩具是我家的還是朋友家的此時此刻他先拿到,這個玩具就是屬於他的。

不過,我會在這個時候讓他知道「所有權」、這個玩具是你的或是XXX小朋友的,但現在你正在玩,所以當別的小朋友過來搶,你有權利可以say no, it’s my turn (現在輪到我玩),你現在可以玩,但是等你玩完、要去玩別的玩具時,可以考慮把這個玩具讓其他小朋友輪流玩、或是大家一起玩。

只要在他分享出去的時候,我就會天花亂墜的給他誇獎鼓勵一番,讓他知道分享是一件好事,媽咪會誇獎我。

(2) 他想去玩別人正在玩的玩具
這個時候對我來說是機會教育的最佳時機,我會告訴Robbie說,如果你很想要玩,你必須開口詢問: Can we share? (我們可以一起玩嗎?)如果對方小朋友點頭,我會告訴Robbie:我們要跟XXX說謝謝,因為分享是好棒的一件事情!我也會當著Robbie的面摸摸對方小朋友的頭,跟他說你真棒!(前提是我認識人家家長拉~不認識的小朋友不要隨便亂碰比較好)

並不是說我在強迫他分享,而是很多時候當我們使用的是公用設施,在此時此刻不能只考慮孩子的心理是不是被滿足,教育他一些大環境的禮節、並且不給他人造成困擾也是父母的責任之一。

2. 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來!不讓爸爸媽媽幫忙

Why?
兩歲的寶寶無時不刻都在觀察大人的一舉一動,模仿大人的行為某種程度也讓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他們無法分辨哪些事情是好壞對錯,但是他們知道大人都在做這些事情,所以他們也要學習,而且重點是,他們不願意讓大人插手!

How?

(1) 媽媽的小幫手

雖然這些小堅持經常造成生活中的困擾,例如媽媽明明就很急著出門,但他大爺堅持花10分鐘還沒辦法把鞋子穿好,但是!請在這個時候多多提醒自己,沒有什麼事情比孩子願意學習更重要,有些朋友抱怨孩子不會自己吃飯、不會幫忙做家事、這個不會那個不會,很多時候是父母「太能幹」,寵出這樣的孩子,如果孩子每次想要自己做些什麼事情,都被大人搶先一步做好,那他就會被教育成「反正我不用學做這個,爸爸媽媽都會幫忙做」,媽寶就是這樣來的。

也因此,假設Robbie每天回家想要自己脫鞋子脫襪子,想要開燈關燈、開門關門,我都會給他一個大大的鼓勵,謝謝他當媽媽的小幫手!如果嘗試的事不會對自己或別人造成危險和傷害,就讓他儘量去嘗試和摸索吧。

(2) 安全的寓教於樂–居家親子實習課

兩歲的寶寶小腦袋正值爆炸性成長的時期,任何事情都那麼有新鮮感、所有的東西都躍躍欲試,與其每天不斷在重複「不可以!」不如考慮多花一點時間,滿足他的好奇心,又可以同時把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拿來教他實際演練一番,當作一堂親子實習課,不過前提是,剛開始絕對會一團混亂,媽咪心臟必須強一點,例如我喜歡烤蛋糕,我會把攪拌麵糊的工作交給他,讓Robbie拿著打蛋器,自己控制力道把麵糊攪拌均勻(當然,也有過整盆打翻的窘境)

雖然善後工作經常讓媽媽覺得累翻天,但是從每一次的親子實習課當中,Robbie也從這個過程當中學習和媽媽一起分工、學習生活的大小事情,覺得很有成就感,我們母子倆也很享受這個好玩又狀況百出的短暫時光喔。

(3) 設立界限

讓孩子盡可能地探索、嘗試身邊的事物,但不代表無限上綱、任何東西他都可以自己操作。

例如:我會教他怎麼開關車庫的鐵捲門,但是我會阻止他在鐵捲門活動的時候接近,我會教Robbie怎麼觸碰烤箱的按鈕,但是他知道烤箱加熱的時候會燙,他知道剪刀怎麼使用,也知道剪刀如果不小心會割到自己痛痛,有限度的範圍內容許寶貝滿足他的好奇心!並且可以趁這個時候好好機會教育,讓他知道哪些東西可以碰 哪些東西必須小心,所以現在開關烤箱的時候Robbie都會很乖站很遠,因為他知道烤箱「很燙」

3. 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眉角很多

Why?

兩歲的孩子或許看不出來,但是在他們小小的腦袋中,都已經逐漸為這個世界建立起一套他們獨有的公式與準則他們認為「這件事就該是這樣子的」所以當事情的發生不如預期時,他們會生氣、會緊張
偏偏~~他們的這個遊戲規則總是經常在變

早上起床我聽到Robbie在床上唱歌,於是我興高采烈的開房門開燈進去找他,結果他老大不爽的叫媽咪關燈、關門然後go away?!?!

原因1: 他要我先敲門再進去 原因2: 他要自己開燈而不是我幫他開,總而言之,眉角變得更多了並不是只要給他「他想要」的東西而已!而是凡事必須照著他希望的那樣進行。

How?

這時期,對我這種沒耐心的阿目來說真的非常困擾,我得了解他對於「世界的秩序」有一套邏輯
但還是必須教育他「這個秩序並不是你一個人來決定」

通常,在Robbie生氣發怒的時候,我會先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搞清楚他到底是哪個環節不滿意,請他用語言表達出來,在他說出來之後,我會點點頭認同他的想法,然後告訴他,下次你要吃麵包之前先跟我說,我會儘量按照你的要求放在你的碗裡、或是給你大塊一點的部分但是我不喜歡你用生氣或是哭鬧的方法來表達,必須要讓孩子知道這個家庭是父母來做主我們理解他的不高興,也願意傾聽他的聲音,但是並不是任何事情都會如他的意,他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冷靜下來並且接受它

只能說,當媽媽絕對是全世界上最挑戰的工作,因為絕對沒有一套理論適用於全部人的家庭,甚至是夫妻兩人可能對於育兒的理念就大大不同!更別說孩子的年齡、氣質、成長背景等等,導致不同的狀況都有不同的解決方式,必須仰賴各位媽咪的大智慧”逢凶化吉”、”見招拆招”!

也歡迎各位朋友和我多多交流自己的 2 歲育兒經喔~

延伸閱讀:【優質教養建議】2歲一點都不恐怖?!可愛乖巧2歲育兒術!

羅比媽の育兒與實驗廚房】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育兒之路我和你] 2歲一點都不恐怖?! 可愛乖巧2歲育兒術(告別Terrible 2,我家有adorable 2)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羅比媽の育兒與實驗廚房

曾任職於台灣奧美廣告的副業務總監以及台灣雅虎奇摩電子商務的行銷副理,原本有著亮麗頭銜與大好前途,也是個工作狂aka拼命三娘卻因為意外懷上混血寶寶而正式升任「羅比媽」一職,現在定居美國西雅圖。一個「24小時居家的無薪女傭兼司機」,發揮「做什麼都要做到有模有樣」的堅強意志。發奮圖強從「0廚藝」到「萬能小廚娘」,為大家帶來廣受小朋友喜愛的幼兒食譜與健康美式點心,以及台灣媽咪在美國的所見所聞與西方育兒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