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媽媽經主粉ia » 不只玩樂而已!旅遊對家庭與孩子的五大好處

不只玩樂而已!旅遊對家庭與孩子的五大好處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Mindy Tasi

春暖花開,最近天氣漸漸暖和起來,很適合到戶外走走,不管是野餐、健行、賞花…

家中兩個孩子的年紀距離課業壓力還有好一段時間,對於3C產品也尚未中毒,趁著這樣好時機,有機會一定要到戶外跑跑、跳跳;加上我與老公本身也是喜愛大自然、戶外接觸,所以每到假日,若天氣、時間允許,我們都一定帶孩子到處走走。

有些爸媽會覺得小孩還太小,出去玩又小孩又看不懂又不會記得,帶小小孩出門要帶很多東西,大包小包,加上小孩有時調皮、不受控,外出遊玩根本是「找罪受」;但,我倒覺得旅遊所能帶來的「正向意義」大過於這些「活罪受」。

旅遊的意義不是要走過多少、多遠的路,而是每一次的經驗累積

旅遊,意義,教養,學習,親子關係

對家庭與孩子而言,旅遊能有那些好處呢?

一、增進親子關係,減輕生活壓力與對立情形

大人們平常在繁忙的工作壓力與孩子們日與具增的課業壓力之下,平日生活總是緊湊與緊張狀態,這時,人與人之間就容易有口角發生,這情形最會發生在自己最親近的人身旁,大家彼此心中有苦難言,心裡也不願意這樣。若能到戶外換個環境,心情就會不同;心靈也會得到暫時的放鬆。

推薦閱讀:和孩子對話,是為了促進理解,不是說教或說服

二、接觸戶外,肢體活動增加

普遍地,在現今生活很少有時間認真地動起來運動,要不就是參加室內的「健身房」運動;似乎有上百種藉口合理化我們不運動、沒時間運動這件事……

若是走到戶外來,我們就可能有較多的機會活動伸展筋骨,不管是自己健走或跑步,陪伴著孩子踢球、跑、跳、騎腳踏車、爬山…等等。比起在室內,肢體的大伸展會多太多了!

另外,有報導指出,成長發育的孩子,需要多多活動,動的足夠,對於孩子的「專注力」也會有大大地提升 !

三、藉機機會教育增多、教導孩子等待與耐心

在外頭,孩子與我們就會遇到各種的人,孩子們會觀察到其他人的行為舉止,或對其他感興趣的事、物提出問題與疑問,父母能就能依情況給予機會教育。

在玩遊戲或參與活動時,孩子得排隊與優先順序,這時,父母在旁的耐心教育更顯重要;培養孩子等待與耐心正是從這些小處做起。

四、訓練時間與地域的規劃

在我們家,通常要外出旅遊時都會事先預告小孩今天要去哪裡,大約有哪些行程;別以為孩子 年紀小聽不懂這些,每次預告,幾次後她們也能參與行程規劃,還會詢問早上去了這些地方,其他時間還會來得及去別的地方嗎?看著地圖,會訊問著遊玩的路線,然後表示應該要怎麼走,對不對?順不順?

通常都會意外地接收到孩子突如其來的意見,有時也替行程帶來不少歡樂呢!

五、讓孩子打包行李,訓練邏輯力增加參與感

每次的旅遊,行李打包這件事幾乎都是落在媽媽的身上,而小孩總是會充滿著好奇心,看著媽媽手上拿張紙,放了哪些東西進去行李箱就在白紙上頭打勾;隨著旅遊次數及孩子年紀的增加,要增加孩子參與感與訓練孩子思考,就從這裡開始。

這時,就可以給她一張空白紙張,讓她們想想外出時會需要用到甚麼?要帶甚麼?剛開始小朋友不會用文字書寫,就用畫的,用孩子自己知道的表達方式表達,完成攜帶用品圖畫後,自己放入東西到行李箱,再自己一一核對、檢查,父母也能從旁協助,相信對孩子的生活自理也會有所幫助。

推薦閱讀:騎著親子單車去兜風!欣賞藝術公園到大稻埕之美

旅遊,意義,教養,學習,親子關係

出去走走才知道世界有多大,才知道見識有多淺薄

旅行對孩子的意義更不只是吃喝玩樂;改變環境、變換例行生活模式更可以刺激嬰幼兒的學習力。現在遊玩的方式有非常多元化選擇,國內本島、離島、國外、居住遊玩型或渡假型飯店…等等。無論遠近,重要的是一家人齊心規劃,一同享受旅途上所發生的驚奇事物,感受大自然與各地的民俗風情,遇到不順利或麻煩事想辦法一起解決…等等;這都是讓家人們更有凝聚力與教導孩子除了書本以外的「真實活知識」的最好時機。

Mindy Tasi】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育兒點滴》「旅遊」不只是吃喝玩樂,「旅遊」也能教養孩子

執行編輯:Circle
核稿編輯:Reese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蔡郁敏

Hi~我是Mindy~
曾經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目前是位全職媽媽。
努力學習做個賢(閒)妻良(涼)母。
喜歡旅遊、思考及學習新鮮事物,
用照片及文字紀錄我的生活點滴並認真開啟我的斜槓人生!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免費領取米奇美語幼兒體驗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