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玩樂而已!旅遊對家庭與孩子的五大好處
作者\Mindy Tasi
春暖花開,最近天氣漸漸暖和起來,很適合到戶外走走,不管是野餐、健行、賞花…
家中兩個孩子的年紀距離課業壓力還有好一段時間,對於3C產品也尚未中毒,趁著這樣好時機,有機會一定要到戶外跑跑、跳跳;加上我與老公本身也是喜愛大自然、戶外接觸,所以每到假日,若天氣、時間允許,我們都一定帶孩子到處走走。
有些爸媽會覺得小孩還太小,出去玩又小孩又看不懂又不會記得,帶小小孩出門要帶很多東西,大包小包,加上小孩有時調皮、不受控,外出遊玩根本是「找罪受」;但,我倒覺得旅遊所能帶來的「正向意義」大過於這些「活罪受」。
旅遊的意義不是要走過多少、多遠的路,而是每一次的經驗累積
對家庭與孩子而言,旅遊能有那些好處呢?
一、增進親子關係,減輕生活壓力與對立情形
大人們平常在繁忙的工作壓力與孩子們日與具增的課業壓力之下,平日生活總是緊湊與緊張狀態,這時,人與人之間就容易有口角發生,這情形最會發生在自己最親近的人身旁,大家彼此心中有苦難言,心裡也不願意這樣。若能到戶外換個環境,心情就會不同;心靈也會得到暫時的放鬆。
二、接觸戶外,肢體活動增加
普遍地,在現今生活很少有時間認真地動起來運動,要不就是參加室內的「健身房」運動;似乎有上百種藉口合理化我們不運動、沒時間運動這件事……
若是走到戶外來,我們就可能有較多的機會活動伸展筋骨,不管是自己健走或跑步,陪伴著孩子踢球、跑、跳、騎腳踏車、爬山…等等。比起在室內,肢體的大伸展會多太多了!
另外,有報導指出,成長發育的孩子,需要多多活動,動的足夠,對於孩子的「專注力」也會有大大地提升 !
三、藉機機會教育增多、教導孩子等待與耐心
在外頭,孩子與我們就會遇到各種的人,孩子們會觀察到其他人的行為舉止,或對其他感興趣的事、物提出問題與疑問,父母能就能依情況給予機會教育。
在玩遊戲或參與活動時,孩子得排隊與優先順序,這時,父母在旁的耐心教育更顯重要;培養孩子等待與耐心正是從這些小處做起。
四、訓練時間與地域的規劃
在我們家,通常要外出旅遊時都會事先預告小孩今天要去哪裡,大約有哪些行程;別以為孩子 年紀小聽不懂這些,每次預告,幾次後她們也能參與行程規劃,還會詢問早上去了這些地方,其他時間還會來得及去別的地方嗎?看著地圖,會訊問著遊玩的路線,然後表示應該要怎麼走,對不對?順不順?
通常都會意外地接收到孩子突如其來的意見,有時也替行程帶來不少歡樂呢!
五、讓孩子打包行李,訓練邏輯力增加參與感
每次的旅遊,行李打包這件事幾乎都是落在媽媽的身上,而小孩總是會充滿著好奇心,看著媽媽手上拿張紙,放了哪些東西進去行李箱就在白紙上頭打勾;隨著旅遊次數及孩子年紀的增加,要增加孩子參與感與訓練孩子思考,就從這裡開始。
這時,就可以給她一張空白紙張,讓她們想想外出時會需要用到甚麼?要帶甚麼?剛開始小朋友不會用文字書寫,就用畫的,用孩子自己知道的表達方式表達,完成攜帶用品圖畫後,自己放入東西到行李箱,再自己一一核對、檢查,父母也能從旁協助,相信對孩子的生活自理也會有所幫助。
出去走走才知道世界有多大,才知道見識有多淺薄
旅行對孩子的意義更不只是吃喝玩樂;改變環境、變換例行生活模式更可以刺激嬰幼兒的學習力。現在遊玩的方式有非常多元化選擇,國內本島、離島、國外、居住遊玩型或渡假型飯店…等等。無論遠近,重要的是一家人齊心規劃,一同享受旅途上所發生的驚奇事物,感受大自然與各地的民俗風情,遇到不順利或麻煩事想辦法一起解決…等等;這都是讓家人們更有凝聚力與教導孩子除了書本以外的「真實活知識」的最好時機。
【Mindy Tasi】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育兒點滴》「旅遊」不只是吃喝玩樂,「旅遊」也能教養孩子】
執行編輯:Circle
核稿編輯:Reese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免費領取 米奇美語幼兒體驗組
迪士尼美語世界在家就能打造沉浸式美語學習環境,孩子體驗學習也能如此快樂!掌握0-3歲語言學習黃金...
孩子不能一哭就抱,否則長大會難帶?其實抱與不抱,都是妳的選擇!
作者/溫底加男孩 相信每個新手媽媽在育兒過程中,應該都有聽長輩說過: 不要太常抱,會讓寶寶...
面對大哭大鬧三歲兒,不正面衝突,阿德勒:「先連結感情,再處理事情」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三歲的孩子就是人稱的「豬狗嫌」年紀,但其實三歲就是開始會有自我意見的開...
關於挫折教育:父母在孩子挫折時陪伴就好,絕對不是親手為他製造挫折
作者\Mumu 關於挫折教育 小時候我有一個很崇拜的叔叔, 在一次吃飯席間自豪的說:...
語言小天才這樣培養!研究:寶寶愛聽爸媽唱歌,有效提升語言發展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聽音樂對嬰兒有許多好處是爸媽都熟知的事,但你知道其實寶寶更喜歡你對他們...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