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教養方式 » 8歲小兄妹淋雨走20公里…只為做一次免費核酸!貧窮家庭的孩子如何出人頭地?

8歲小兄妹淋雨走20公里…只為做一次免費核酸!貧窮家庭的孩子如何出人頭地?

貧富,低收入戶,低收
▲圖片來源:微博/搜狐千里眼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中國一名8歲男孩與7歲妹妹,兩人披著大型塑膠袋冒雨步行20公里,只為了在開學前做一次免費的核酸檢測,照片一出,令不少網友心疼表示:「我想送他們一把傘…」「這種孩子看多了,每次都看了心裡都不好受。」

根據陸媒報導,中國紅河縣要求每個孩子上學前,都必須做過一次核酸檢測,這名8歲的男孩因為妹妹的的學校離家裡較遠,因此冒著大雨,在開學前夕陪著妹妹到學校做核酸,然而,因家中窮困沒有錢購買雨衣或雨傘,兄妹倆只好一起披著一個大塑膠袋,長途跋涉抵達目的地。

據當地老師表示,兩個孩子的家裡離學校有20公里,來回就要40公里,兩個這麼年幼的孩子獨自行走這麼大一段路,看著著實令人心酸,照片中,兩個孩子抵達檢測點時,妹妹與哥哥的頭髮都已濕透,雖然衣服比較乾,但仍令身邊大人非常心疼。

許多中國網友看見報導,紛紛留言表示難受,有人說:「像他們這麼大的時候,我們家也是窮得買不起雨傘,去上學就頂著一個肥料袋而已。」、「小時候我媽媽也會拿塑膠袋給我當雨衣,當時很嫌棄,但現在明白了,媽媽能供我上學就已經不錯了。」

推薦閱讀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努力奔跑

在中國,有許多像這樣的窮困家庭,而在台灣,事實上貧窮的孩子也不在少數,面對家庭的窮困,許多父母會擔心無法將孩子培育成一個有出息的人,根據《心理科學》雜誌的一篇新論文,《華爾街日報》的Jonah Lehrer表示,父母塑造孩子心理能力的能力,大大取決於家庭擁有多少錢。

在較貧窮的家庭中,父母營造出的家庭環境可以解釋80% 2歲兒童心理發展的總變異,也就是說2歲孩子之間的個別差異,有80%的機率可以由父母的財富狀況來解釋。

金錢很重要,但育兒更重要

當然,貧窮父母的影響很關鍵,不過,《TIMES》雜誌上的 Maia Szalavitz 說:「低收入的媽媽和爸爸會努力防止經濟困難阻礙他們的孩子。」例如:職業父母只要在家裡或送孩子上學時,向孩子說更多的話,孩子的詞彙量便是一般貧困家庭孩子的兩倍!富有的父母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無論貧富,為您的孩子提供一個充滿書本、社交互動和積極話語的養育環境。所以,財富與孩子的心理發展究竟有什麼關係?

一、智力刺激

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獲得基本學習材料的機會較少,他們的書籍、教育遊戲、電子媒體,以及課外才藝和活動較少,別少看這些刺激,這些事情在孩子以後的生活中,都會對他們的學術和財務方面產生「正面」的影響,與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父母根本沒有可支配收入來提供孩子這些基本選擇。

此外,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調查結果顯示:來自高收入家庭的父母與孩子的交談更多,低收入家庭中的兒童平均每小時能聽到 600 個單詞,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每小時聽到 1,200 個單詞,而高收入家庭的小孩每小時能聽到2,100 個單詞口頭交流可以提高口頭能力,又可以提高基於語言課程的學業成績,完整了整個文科和社會科學領域。

二、情感支持

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情況可能大不相同,從表面上看,他們似乎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根據分析美國兒童家庭生活質量的「家庭評估量表」,研究者發現:生命早期的充分情感支持,是孩子以後學業成就和財務安全的關鍵指標。由於經濟自由,高收入家庭通常有充足的額外時間陪伴孩子,這使他們能夠為孩子提供他們需要的情感支持。

另一方面,低收入家庭往往沒有多餘的時間陪伴孩子,通常,他們不夠家,無法為他們提供所需的支持,低收入的父母可能是單身,並且從事一份以上的工作,或者他們可能在一起,但有多個孩子,並且兩人都從事多項工作,使得每個孩子被分配到的時間又更少了。這不是他們自己的過錯,只是因為他們的空閒時間較少,使得他們無法有機會去選擇花時間來照顧和陪伴孩子。

推薦閱讀
你是哪一種金錢父母?心理學家:別再對孩子說「/
要如何教孩子等待?「延遲滿足教育」懶人包大公開!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