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從好媽媽變成大魔王!育兒專家:別陪孩子寫作業,父母不是老師!
作者\橙子
暑假結束、孩子都開始上學了,總算有自己時間的爸媽們應該歡欣鼓舞才對,沒想到個個叫苦連天、哀鴻遍野。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每天盯孩子寫作業盯到抓狂,差點沒自己先一頭撞牆算了。
毛頭也上學了,我本人也深有體會,真的一點都不誇張。我之所以從孩子開學到現在還沒瘋,只是因為加拿大的公立學校就是放牛吃草的風格,基本上孩子是沒有回家作業的。真要陪孩子寫作業,說句實話,我做的絕對不會比你們任何一位家長好。
毛頭三歲左右的時候,我曾經試圖教他認國字,結果我從好媽媽變成了大魔王。那段經歷簡直不堪回首,字沒認多少不說,親子關係都變得很差勁。從那之後,我越來越發現,我沒辦法當他的老師,一旦我正經八百地教他,我的情緒就容易失控。
等我氣消了,回想剛才的行為又覺得自己就是個大魔王,怎麼可以那樣粗魯地對他。以前讀的那些育兒書都看去哪了?有什麼臉繼續為人父母啊?為什麼陪孩子寫作業就特別容易暴露出爸媽最差勁的陰暗面呢?
親密關係是不利於正式教學
其實,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訂正、講解的時候扮演了老師的角色,而「老師」和「學生」之間本來應該疏遠客氣一些,關係太友好只會適得其反。
橙子以前是師範大學畢業,在我們校內有一個潛規則,就是絕對不可以和學生稱兄道弟地交朋友。這不是因為老師特別喜歡裝高尚、擺姿態(整天繃著也很累啊),而是因為一旦師生關係過於親近,學生就會和老師「不見外」,漸漸跨越原本存在師生關係間的尊重與禮節。老師要求學生,學生可能會不重視,也可能一笑置之;老師語氣重了一點,玻璃心的學生又會覺得心靈受傷。這種狀態下,不論是對哪方都是無形的阻礙。
你是孩子的親生父母,他本來就跟你很親密,時時刻刻渴望獲得你的愛與關心,他特別容易感受到你透露出的絲毫情緒波動。滿腦子都是「媽媽好像不高興了」、「媽媽怎麼那麽兇」、「媽媽今天好可怕」,你說什麼他可能都聽不進去,更別說要他聽懂什麼了。
我曾經看過著名作家兼教育家⸺劉墉,說他在教女兒中文的時候,會比照正式授課儀式, 並且要求女兒叫他 「老師」 而不是「爸爸」, 為的就是拉遠彼此的距離,讓氣氛不太適合撒嬌和耍小姐脾氣,這樣才可能有教學效果。
越是親生的,越難容忍橙子曾經做過很長一段時間家教,當時我自以為是一個超級有耐心的人,因為所教過的學生無論基礎多差、提出的問題多沒營養,我都可以保持微笑。不懂就放慢講解速度、換個方式、改變說法︙等,無所不用其極,直到他們聽懂為止!
因為我知道這是我的職責,學生不懂是應該的,什麼都會我不就沒工作了?所以,我對他們的容忍度特別高,聽不懂在我的預期之內,教會了是意外驚喜,讓我有成就感,心中有滿滿的平和。
可是,一旦對象變成親生兒子,我的標準立即就變了。我會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他身上:「我覺得這個很簡單,那他也應該覺得簡單才對!」「這麼簡單你還錯,你是笨蛋嗎?」如果他表現得很糟,我就特別容易失控。父母是嚴重「雙重標準」的,總是習慣對別人家的孩子寬容,對自己家的卻十分嚴格。然後,更因為是親生的,不需要尊重和客氣,打罵吼叫就沒什麼壓力,也因此一發不可收拾。有時候,我們對待自己親生的孩子,真的比對待別人家的孩子糟糕多了。
越簡單的,越難說明
輔導孩子寫作業的一般都是小學生家長,家長們都覺得國小學的內容這麼簡單,孩子竟然不會,簡直不可忍受,是有多笨啊!還真不一定是他笨,很可能是你根本不會講解。越是簡單的問題,越難拆解說明。
當年橙子大學畢業實習的簡報課程是「有理數減法」,也就是「2-3」、「4-6」這樣的題目要怎麼算。這麼簡單的題目,我準備了半個多月,教學大綱一共改了五版,挑出一種我認為最容易理解的講解方式,預演的時候依然被資深前輩挑出不少毛病,然後繼續改講稿,這是非常折磨人的一個過程。事實上,講課是一件很專業的事情,「明白怎麼回事」和「能把這件事講清楚」的距離真的差十萬八千里。
身為非專業人士,你容易犯很多錯誤。譬如,你在解釋一個概念的時候,又用到了其他陌生的概念;譬如,你說了半天,卻缺乏邏輯,找不到重點;譬如,你說話過快,交代不清楚︙等等。無論你犯了哪個錯誤,都會影響孩子的理解程度。而最最容易犯的錯就是帶著強烈的情緒來講解,這會讓孩子只在意你的情緒,而忽略你說的內容。這些問題你自己很難意識到,也不會認為是自己講得不好,只會怪孩子太笨、不認真聽。
有再高的學歷也教不了自己的小孩。
我個人非常不贊成家長陪著孩子寫作業、指導解題,這就不是家長應該做的事情,對親子關係有毀滅性的傷害不說,對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效益也不大,還會讓他始終有依賴性,覺得寫作業是家長的事,主動學習的積極度和責任感可能就煙消雲散了。
如果孩子在課業上真的需要幫助,不妨請個家教,普通大學生就可以,花不了太多錢,效果絕對比你親自上陣好得多。如果你非要親自輔導,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1保持情緒穩定,一旦發火,趕快停止,等冷靜了再繼續,因為你在發火的狀態下是教不會孩子的。
2不要妄想在一天內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有些知識觀念並非一時就能理解,需要重複解釋說明,才能領悟貫通。若不順利就先休息,過幾天再繼續,到時很可能一點就通。
3就事論事,不要人身攻擊。你說他笨,他就真的會笨給你看,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4作業寫不完就別逼他了。讓他自己承擔做不完的後果。
5絕大多數孩子不是神童,一開始學不會、不熟練、寫錯都是正常的,請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包容。
最後,願孩子們快點長大,上了國中後學的很多東西爸媽都記不得、看不懂,也就沒辦法陪寫作業啦!

▲為了不被孩子氣死,我成了育兒專家:妳愛孩子有多深,飆罵他們就有多真!最實用的不焦慮養育法
推薦閱讀:
「高層次父母」會做的5件事,培養出學習成就高的孩子
研究:高自尊心小孩,更有領導者特質!父母可以觀察的7個跡象
【橙實文化】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為了不被孩子氣死,我成了育兒專家:妳愛孩子有多深,飆罵他們就有多真!最實用的不焦慮養育法】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面對孩子的唱反調有一套!理解孩子行為達成冷靜溝通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在成長過程的孩子,總會有一兩段期間常常故意唱反調、挑戰大人底線,有人將...
與其花心思讓孩子快樂 不如想辦法讓他擁有適應不快樂的能力!
作者\橙子 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教家長們怎樣幫寶寶把牙齒徹底刷乾淨,需要先把他撂倒、扒開嘴巴...
「算命師說他未來是殺人犯!」媽狠對3歲兒施暴,幼師一舉動讓母親沈默了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一名幼兒園老師4月20日凌晨前往便利商店購買宵夜時,遇見三名年約20多...
「棉花糖實驗」被推翻!時隔50年重新實驗,孩童的「延遲滿足」竟與家庭經濟有關?
作者\Bella儂儂 「忍住不吃眼前的棉花糖,長大會更有成就。」這是來自心理學中非常經典的...
媽媽的說話練習!孩子念書已經很累 避免說出說有「比較意味」的話
作者\尹智映 「只有你累嗎?」不要對念書很累的孩子,說這種有比較意味的話 「妳在家都...
就是有這種半桶水的放手理論,把孩子的功課都往學校丟老師丟,考不好沒寫完,老師真的處罰了,又怪老師不對。孩子的學習是需要家長的陪伴,而不是不負責任的放手唱高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