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生魚片導致「海獸胃線蟲」寄生人體,真的假的?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夏天到了,冰涼滑潤的生魚片讓許多人食指大動,不過海產類食物可能潛藏「蟲蟲危機」,過去,消費者吃完漁產嚴重腹痛、送醫後被取出數條寄生幼蟲的新聞無奇不有。其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海獸胃線蟲」,真的有那麼致命嗎?
2年前,Line群組瘋狂流傳一則「台北馬偕醫院傳來訊息」,內容為資深醫生請大家以後千萬不要再吃生魚片了,原因是發現很多病人因為吃了生魚片,胃壁附著「海獸胃腺(線)蟲」,驅蟲藥也難根治,罹患機率每個國家的人都一樣,尤其鮭魚的含蟲量最高。短短的一段話其實有諸多不正確之處!
謠言全文:
(緊急通知)
台北馬偕醫院傳來訊息:
資深醫生(林清風)傳來:「請大家以後千萬不要再吃生魚片了!」
因為最近已經發現- 好多病人因為吃了生魚片,胃壁附著《海獸胃腺蟲》,大小隻不一定,有的病人甚至胃壁上滿滿都是無法夾出來,驅蟲藥也很難根治,罹患機率每個國家的人都一樣。
尤其;鮭魚的含蟲量最高、最可怕!
請傳給朋友,讓他們有所警惕!

圖片翻攝自\LINE群組
台北馬偕醫院嚴正澄清
這則謠言2016年就曾經出現過,之後每到一段時間又會流出,而被盜用名義的台北馬偕醫院也已經多次發表聲明澄清,馬偕醫院董事長劉伯恩呼籲民眾,如果收到有疑慮或有問題的訊息,不應該再傳出去,不要譁眾取寵;如果消息內容與馬偕有關,可上馬偕網站查詢或向馬偕公關室求證。
推薦閱讀:吃多恐損害腦!營養師:健康吃魚謹記五原則
很多病例?萬蟲鑽入胃壁?
據《蘋果》報導,北醫附醫醫學系寄生蟲學科主任范家堃2017年受訪時表示,過去台灣僅有一例鑽入胃壁的個案,而且僅有一隻。相較於日本、西班牙等國家,台灣目前僅有單一的病例實在不足為懼。
2018年,康健雜誌的飲食新知報導,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特聘教授、水產食品科學博士陳輝煌也曾表示,一般來說,線蟲煮熟就沒有什麼毒性,對人體沒有大礙,只是看起來比較恐怖。但若是吃下大量未煮熟的線蟲,會出現一般寄生蟲感染的症狀,進而誘發腸胃不適的症狀。
鮭魚含蟲量最高?大錯特錯
海獸胃線蟲以海水魚為主要宿主,鮭魚是迴游性魚種,在淡水產卵繁殖,雖然成魚會回歸海洋,但仍屬淡水魚種,較少會出現海獸胃線蟲。反倒是白帶魚、青魚等海水魚比較容易成為該蟲宿主。
食藥署:什麼是海獸胃線蟲?
海獸胃線蟲症是一種寄生蟲感染病,水產魚類可能在養殖過程中受到寄生蟲污染。北歐、日本及拉丁美洲等喜愛食用生食水產品之地區,常見有患者感染病症。若食用未煮熟且被寄生蟲感染的魚類時,蟲體會侵犯人類的胃壁或小腸壁,而引起急性腹痛、噁心、嘔吐、腹瀉、過敏反應等症狀。
中毒會有什麼症狀?
1.症狀通常於食用後48小時內出現,持續數天至數月。
2.症狀通常由蟲體侵犯腸胃道黏膜或組織所引起,包括腹痛、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糞便含血或黏液、輕微發燒。過敏反應常伴隨皮膚紅疹及發癢症狀,少有全身型過敏性反應。但在台灣,如此嚴重的症狀似乎從來沒有發生過。

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
治療的方法?
海獸胃線蟲症是一種會自己痊癒的疾病,症狀大多可在2至3週後可自行消失,少部分會持續數月或數年。如以內視鏡檢查發現蟲體或感染病灶,可以內視鏡將之移除,或以手術方式切除;目前臨床上並無經證實較有效之除蟲藥物。
推薦閱讀:吃壽司的8大缺點要注意,孕婦小心恐流產!
我很愛吃生魚片,如何預防?
1.辛辣或酸的調味料(如芥末、醋、辣椒及檸檬汁等)皆無法將蟲體殺滅,食用前充分加熱煮熟是最好的預防方法,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生海產魚類或生烏賊。
2.捕撈漁獲後儘速清除內臟。
3.冷凍處理可以殺死蟲體,提供生食之魚、烏賊等水產品,應先以-35°C以下低溫冷凍15小時以上,或-20°C冷凍7天以上,降低寄生蟲感染的風險。日式餐飲店等經常提供生魚料理業者,必須落實食材前處理措施,以維護消費者健康安全。這代表魚肉應經過冷凍處理,將寄生蟲殺死後,製成生魚片就部會有寄生蟲疑慮。
4.生食及熟食所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避免二次污染。食品調理者之手部、抹布、砧板和廚房器具於接觸生鮮海產前、後,均應使用清水澈底洗淨。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跟手機一起睡會變胖?日本內科醫師教你對抗「環境荷爾蒙毒素」
作者\賀來怜華 「手機」擺在枕邊睡覺時,當心會變胖! 想將電磁波從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清除,已經...
最美新娘自然派美女「孔曉振」!42歲維持完美身材5大秘訣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今年42歲的孔曉振擁有172cm的高挑身材,自然派美女代表的她除了是「...
不健康的暴食傷生又傷身,11步驟教你如何走出暴食圈
作者\楊沁弦 在開始研究健康飲食之前,我並不知道暴食問題其實廣泛存在,在指導的案例中,我並...
揭密腸道四大好菌!一次釐清益生菌、益生元、共生質、後生元之間關係
作者\羅希尼.雷 腸道健康風潮正盛,所以你可能聽到人們談論益生菌和益生元。這些術語的濫用導...
全天下媽媽都會面對的掙扎:「迎接寶寶後,我該成為全職媽媽嗎?」
作者\曾心怡 育嬰留職停薪制度上路後,父母對於孩子的照顧有了更多選擇。育嬰留職停薪是根據《...
我要回應
2018-05-16 13: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