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蕭惠文導演:在升學考試之外,孩子如何走出亮麗人生?
作者\媽媽經編輯 Reese
「快考試了,他只顧滑手機,我比他還急…」「每次叫孩子唸書他就心不甘情不願。」「不喜歡念書沒關係,但不讀書他要做什麼?」父母愛小孩、在乎小孩,每天都在煩惱孩子的未來。
賴聲川的奇幻兒童劇《藍馬》近期即將奔騰上映,謹獻給所有孩子,與曾是孩子的你,一同找回迷失的自己。這次執導《藍馬》的蕭慧文導演,針對現代父母最憂心忡忡的育兒難題,以多年深耕表演藝術教育的專業經驗,吐露別出心裁的見解。
1. 為什麼要看舞台劇?看電影、電視不就好了?
不同的藝術媒介,效果不同;就像都是運動,瑜珈著重伸展、游泳強化心肺。蕭慧文導演指出「劇場」有別於3C、繪本等媒介,看舞台劇能培養五感的專注力,「光是你親自帶小朋友,隆重的、開車的,進到一個精心為你準備的空間,完全以你聆聽故事核心需要為主,在立體感的氛圍當中,跟一般的平面媒體是不同的。」
2. 為什麼要親子共讀、親子看劇?
培養正向親子關係中很重要的三件事:安全感、好奇心與提問,而劇場就是乘載三件事物最好的容器。父母拿著一本書親自對著孩子訴說、舞台上活生生的人透過表演面對群眾,別小看這種「親自」與「現場」的力量,真實的互動是型塑孩子記憶與人格發展最重要的元素。以談戀愛來比喻,就是網戀與真人約會的差別。
3. 藝術教育啟發孩子多元思考
兒童的藝術教育為什麼越來越重要?蕭慧文導演說:「實際上,我相信我們現在的家長,早就知道成為讀書機器、考試機器的觀念已經落伍了。」如何幫助孩子活化所學?首先,要培養多元思考的能力與跳脫框架的勇氣。藝術教育的終旨就在於「我如何將知識有自信的表達出來」,慧文導演透露,不論學生是成人、小孩,她都採用同一個遊戲來引導,想說的慾望、聆聽的能力,如何將個人感知,透過不同的媒介渠道(舞蹈、音樂、繪畫)展現。
4. 建議幾歲開始接觸戲劇教育?
戲劇是集大成的綜合藝術,不論是大人、小孩,隨時都歡迎加入戲劇教育的行列!(手比愛心)
5. 學藝術的孩子不會變壞,但會變窮?
談到貧與富,以開發中國家為例,包含台灣,GDP年年成長,人民生活卻沒有感到更優渥,專家漸漸意識到一味的向錢看卻造成貧富差距擴大、收入不平等,引發更多社會問題如焦慮、憂鬱、自戀、成癮等等。
學習任何新事物,都帶有正向的意義,是什麼讓人覺得負向?慧文導演破除迷思,是現代人的「恐懼之心」!不是藝術不好,是人們恐懼變窮,所以它跟藝術無關。人們應該著重於什麼事能使我們更好,而不是畏懼還沒發生之事,就在初始將其排除在外。導演認為,無端的恐懼使人們變得迷茫、無所適從。
推薦閱讀:蕭慧文導演談全方位的媽媽困境:不要做100分的母親
6. 如何看待手機/網路成癮問題?
越來越多年輕人去當Youtuber了,這種新型的媒體型態,劇場出身的導演覺得如何呢?導演霸氣的說「說實在的我們不傳統啦!」在回答這一題之前,導演首先從兩者的「同」談起,正如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千百年來各種發展都是以人為本,因此只要目的地是指向「人如何好好的活在這個世上」,無論何種媒介,都有它的優點。
在電視機剛出現的年代,人們一窩蜂地去看電視,衍生「電視兒童」一詞,真正成癮的問題從來不是物品本身,而是人的惰性,因此在網路發達的世代,孩子一出生就有網路,家長覺得「以前我們不會這樣,所以現在的孩子這樣很糟糕」,由於經驗不同,衍生出指責與害怕。如果能面對每個孩子最真實的需求,那麼不論地球怎麼轉動、媒介汰舊換新,我們只要從中各取所需就好了。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美白總是效果不彰?皮膚科醫師整理3大美白攻略 這個秋冬輕鬆變白!
每個想變美的女生不是在美白的路上,就是在學習如何美白,誰不想有一張白淨透亮的臉蛋呢?但是美白就像...
不怕當黑臉媽媽!昆凌3大超正的育兒觀,絕對能引起媽媽們的共鳴!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身為父母每當聽到孩子說「我不想長大」總會想跟他們說長大事件多麼美好的事...
5歲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不是學注音、學算數,而是擁有盡情揮灑畫筆的自由
作者\李佳燕 胖臉兒把圓圓的小臉蛋貼在玻璃門上,整個鼻子被壓得扁扁的,像要被榨出汁來的半顆...
父母越老越難相處?3方法陪他們度過晚年而不彼此傷害!
作者\Goody25 我們身邊會不會有一位這樣的父母,她\他過於依賴或是愛潑冷水,抑或自戀...
如果給妳兩種人生選擇…,妳,會想要什麼樣的選擇?
作者\張天安 第一種選擇 1.比較 我們大部分人的成長過程中,常常有行為表現被...
我要回應